进城之后,两拨人选择分道扬镳。
姚立凌走之前,还主动提出,想让潘子璋和她们一起同行。
一打瞌睡,就有人把枕头送上门来,尹千穗自然不会拒绝。
要是之前没有跟潘子璋聊过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这个提议也许还会犹豫一下。
但已经跟他聊过之后,他就没有了意见。
其实尹千穗也知道,以姚立凌的精明程度,如果说一开始还会误解,追杀的事情是青州府衙所为 。
但这几天下来,她应该也早就反应过来了。
更别说,阿启还曾经和她说过,他怀疑姚立凌是知道他身份的。
至于,为什么不怀疑他身份暴露是姚立凌搞的鬼。
则是因为阿启认为,如果是姚立凌把他的身份泄露出去的话。
那么早在青州疫病时期,东越的人就应该动手。
而不是拖到他们出城之后再来围堵。
姚立凌在安州主城就遇到了他们。
如果是姚立凌告密,那么在安州时期,是最好的机会。
对于他这种身份,上面的人不管信不信这个消息,都会如实上报。
反正若是假消息的话,最后追究责任也是姚立凌一个人的事情。
可要是真消息,事情就大了!
如果在安州时期就暴露了身份,就算东越朝廷办事效率再慢,也应该在青州就对他动手了。
哪里还会容忍他出城。
再说了,他们出城需要的易容材料可是姚立凌提供的。
如果事情是她做的,那后面的事情就完全没必要了。
这也是为什么尹千穗放心让潘子璋跟着她的原因。
虽然姚立凌有很多小秘密,但这个世界上谁还没有几个秘密呢?
只要能确定她不是自己的敌人就行了。
而且分开的时候,尹千穗很清楚地在姚立凌的眼神中看到了担忧。
只不过,不知道是对他们的担忧,还是在为自己担忧。
虽说在东越境内,商人的地位比较高。
可一旦被人发现她和别国皇帝有交集,难免会被清查。
一个通敌卖国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挡不住。
分开之后,尹千穗这一队人化整为零,分开去购买需要的物资。
卖完物资之后,很快就出城离开了。
三天之后。
他们发现,越往边境走,受到的阻力就越大。
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行军打仗的思路,抓几个敌人来拷问一下。
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口中得到前方的军力分布情况。
暗卫里有的是刑讯专家,不怕撬不开这些人的嘴。
而且,对面的人也没有尹千穗想象中的那么嘴硬。
他们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追逐的人是谁。
上面下的命令是,追捕朝廷逆贼,最好是能留活口。
要是逆贼反抗太猛,允许他们先斩后奏。
他们都以为这是一场追捕朝廷逆贼的捉拿事件。
只有极少数的几个领头人知道,他们追捕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朝廷逆贼。
而是北魏皇族。
不过这几个领头的人,也只是知道他们追捕的人是北魏皇族中的重要人物。
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追的人是北魏皇帝。
其实各国交锋,大家都心知肚明。
要说自己国内完全没有对面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未雨阁还在南楚一事中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
要是直接跟底下的人说,他们追捕的就是北魏皇帝。
这个消息肯定会被未雨阁得知,然后传递到北魏去。
到时候,北魏不倾巢而出迎接他们的王才怪。
现在北魏的情况跟以往还不一样。
傅泽启一家当政,太子早早地就立了起来。
而且太子早就在参政了,对这个亲爹又没有什么意见。
一旦知道他被困在东越,那是说什么也要来救人的。
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大了。
朱熙泰并不想事情闹得太大。
闹得太大的事情不好掌控,未来的发展方向飘忽不定。
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
尹千穗解决了两拨人,在残存的活口中审问消息。
两相印证之下,可以确定,在魏越边境之地,已经驻扎着三万人的军队。
将整个边境线防得死死的,一只苍蝇也飞不过去。
以前可以供商人行走的边境关口,现在全部关闭。
上面严令,不能开任何的口子。
不管行商用什么理由,都不能从这一片关口经过。
东越突然的戒严,也惹起了北魏接壤城市的注意。
只是这个消息才报上去,上面还没有给出应对的方法。
边境城市也在积极跟东越的人沟通,想从他们这里得知原因。
但官员们都是老油子了。
别问,问就是不清楚。
至于是真不清楚,还是不愿意说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原先打算,易容装扮成行商混过去的方法就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