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胸膜磨擦音。
2.4.消化系统:腹部有无压痛,肝脾是否肿大、有无包块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是否正常。
2.5.神经系统:意识状态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利,脑神经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生理反射是否正常、有无病理征。
2.6.泌尿系统:肾脏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
2.7.一般情况:巩膜有无黄染、结膜是否红润、眼睑及双踝部有无水肿。
三.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四.内科常见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孝喘、肺血栓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周围血管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胰腺炎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血管疾病、肾衰竭等。
5.血液系统疾病:贫血、出血性疾病、紫癜、血栓性疾病、输血和输血反应等。
6.内分泌系统疾病: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7.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肥胖症、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症等。
8.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等。
9.神经系统疾病:脑炎、痴呆、、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瘫痪、运动神经元病、偏头痛等。
10.内科急症:中毒、昏迷、中暑、冻伤、淹溺、电击、晕动病等。
外科六大基本步骤:基本技术操作大致可分为显露、解剖、止血打结、缝合及引流六个方面。
1、显露
手术中良好的显露,是手术能否顺利的先决条件。手术野的显露好坏因素很多,如病人的体位,手术野的照明,良好的麻醉以保证肌肉松弛等。故手术医师应于手术开始前亲自检查病人的体位,照明设备以及麻醉的配合。
切口的选择是手术野显露的重要步骤。一般表浅病变的切除,切口多选择直接于病变的表面。胸腹腔内脏以及四肢关节等手术,则切口选择必须结合局部解剖情况全面考虑,即:
a)最好直接显露手术区,必要时又可以便于延长。
b)损伤最少,不切断重要的血管、神经。
c)不影响功能。
d)愈合牢固。
e)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
f)不影响美观。(颜面、关节、手部的切口应与皮纹一致)
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手术刀必须与皮肤、肌肉垂直,防止斜切或多次在同一平面上切开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手术切口的大小及部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并须从有利于手术后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考虑。
深部组织的显露,除正确选择切口外,可使用拉钩和大纱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手术刀必须与皮肤、肌肉垂直,防止斜切或多次在同一平面上切开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手术切口的大小及部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并须从有利于手术后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考虑。
深部组织的显露,除正确选择切口外,可使用拉钩和大纱
2、解剖
解剖是达到显露深部组织和切除病变的重要步骤。解剖分离组织,应按照正常组织间隙进行,这样不仅操作容易而且损伤少。但在组织有粘连和疤痕时,则往往不能做到,此时解剖比较困难,必须随时提高警惕。根据解剖分离的方法不同,可分为钝性和锐性分离两种。钝性分离系用刀柄、血管钳、剥离子或手指进行,用于分离正常的筋膜、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的包膜等。锐性分离系用手术刀或手术剪作细致的割剪,必须在直视下进行,动作要准确而精细,用于各层精细解剖以及紧密的粘连时。
3、止血
能否完善止血,不仅是手术过程中保证显露,防止失血等的重要措施,而且还涉及到手术后病人的安全、切口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止血要求迅速和可靠。手术中的止血,多半应用止血钳对出血点进行迅速和正确的钳夹,钳夹的组织要少,切忌大块钳夹,,然后用丝线结扎或电凝止血。对于较大的深部血管,往往采用先分离出其一段,结扎其两端,然后再行切断。
5、打结
主要用于血管结扎和创伤缝合时。如打结不正确,使结扎线滑脱,可造成术后继发性出血,给病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方结:为手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用于结扎一般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结扎。
外科结:由于第一道线重复绕两次,摩擦面大,打第二道结就不易松脱,因此牢固可靠。用于结扎大血管。
三重结:是打成方结后,再加一个第一道单结而成。如此结扎后即使松脱一道,也无妨,但遗留在组织中的结扎线较多。用于结扎重要组织,如动脉或用于肠线打结
常产生的错误有假结和滑结。
(1)假结:为二道动作相同的结所成,此结易滑脱,不应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