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知道,洛朝汲取前朝覆灭的经验,并未设置“道”道实际职权。
但又担心各州刺史不勤于政,于是设观察使以做监视各州之用。
两道存粮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各州刺史突然接到谢晚晴的命令,肯定会炸了锅,忙于捂盖子。
但谢晚晴代表着陛下,她宫牌出现的地方就意味着武帝亲临。
刺史又不得不带上账簿亲自前往。
别人不知道谢晚晴在算术上的能力。
可李思知道啊,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领先上千年的做账知识。
账目没问题也就算了,只要动了手脚,那就无所遁形。
想到这,李思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他很想亲自去一趟。
但他又知道这种想法太过不理智。
李家村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他去做。
这些都是计划里最重要的开端。
不能因为自己过早暴露,而引起世家大族注意。
那时就是直接拼刺刀。
李思不怕商业上的竞争。
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玩法。
否则强如武帝又如何能被世家掣肘。
“却不知朝廷赈灾的钱粮何时能到?”
“此事末将不晓得。按惯例,从灾情爆发到朝廷筹集钱粮,再运送到地方,快则半月,慢则月余时间。”
陆志明犹豫了下接道:“不过,每一次有灾情发生,如同钱家这种囤积居奇者都会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只要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是能拖就拖。”
李思默然。
那些熟读圣人书,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岂不正擅长这些?
“谢大人特意托末将给大人带一句话。”
“什么话?”
“安心待在李家村,湘南、西江两道的事我心里有数,无须担心。”陆志明说完,古怪的看了眼李思,接道:“等我回家。”
回家。
她说的是等我回家而不是等我回来。
“不知陆大人与谢大人可有渊源,还是仅仅只是职责所在?”
陆志明不明白李思问这话的意思,但还是回道:“三年前,末将被奸人构陷,是谢大人帮末将洗脱冤屈,这才得出天牢。”
“我能信得过你吗?”
李思直直看向陆志明。
事实上,筱柔回去汇报了这边的情况后,武帝能派陆志明过来宣读旨意,已经表明了陆志明是可信之人。
只是李思不放心,这才问了一句。
“只要没有不利于皇上,不利于谢小姐,伯爵大人只管吩咐。”
“这样,陆将军也帮我带句话,就说若是赈济的钱粮到了,让她尽量拖着时间,不要去买高价的粮食。等月余,或许情况有转机。”
“你有粮食?”
陆志明急切之下连敬语都忘了。
那是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啊。
并且,如若秋收也指望不上,那粮食的缺口将以百万石计。
“粮食肯定有,但具体数量要到时才知,现在我也说不准。”
知道了灾情后,李思就交代了徐茂名等人,返程时尽量多买粮食,就是租船也得多来者不拒。
并且答应了价格上不会亏待他们。
“麻烦将军转告谢大人,就说,要让那些囤积居奇的人付出代价,要让他们高价收来的粮食砸在手里。”
……
徐茂名、易永、郭德盛三人立在船头,看着身后绵延开来的上百艘海船,颇有点志得意满。
与泰罗国皇室的这一趟买卖真是赚大发了。
那细盐的畅销程度比他们预估的还要好。
原本开价八两银子每斗是想着虚报个价,三人再假模假样的进价几回,拉扯几回。
最终将价格控制在五六两的样子成交。
结果倒好,买家试了之后直接不还价,将三家商社的总计八千石的细盐全都给包圆了。
这一下就是六十四万两银子。
而那些精致的瓷器就好卖了。
小件的直接卖到五两银子一个。
大件的卖到十两一个。
瓷器共卖了一十五万余两。
细盐与瓷器拢共回笼资金近八十万两。
扣掉成本、损耗、打点费用,净利达到了六十万出头。
这是他们以前一年都做不到的啊。
三人激动之余,对李思要求的采买粮食一事就更上心了。
泰罗国是个岛国。
稻米一年三熟。
连着好些年的风调雨顺,库房里堆着的粮食早已装不下。
对徐茂名等人想采购稻谷,亲王更是欣喜不已。
给的价格也是极其有诚意。
不过只肯出售陈年谷子。
徐茂名等人去看过了,储藏的还算好,没什么霉味。
关键是价格香啊,每石开价450文。
徐茂名等人与这亲王接触也有好几回了。
之前总是端着架子,这回大概是这些细盐与瓷器他有大用,态度都好了许多。
酒酣耳热之际,徐茂名朝自己带来的舞姬使了个眼色,大殿内顿时多了几许春色。
“有那样的亲王,真是我等幸事。只是可惜了老夫的小桃红。”
徐茂名黝黑的面庞上却是颇有得色。
“若非徐大哥睿智带上了小桃红,哪里能用300文每石的价格拿下粮食。”
易永笑着恭维道。
“就是。”郭德盛也是笑容满面的说道,“再说,没了小桃红,还有小桃花,小竹子,小桃子嘛。”
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此次还真多亏了亲王借船。否则这么多粮食,我们还真得头疼。”
五万两银子,将泰罗国能跑的,得空的船几乎都包圆了。
“你们说,若是伯爵大人知道我们带回来这么多粮食,会不会对我们高看一眼?”
徐茂名眼里精光四射。
易永与郭德盛对徐茂名比较了解,知道他肯定有了什么想法。
“徐大哥有话直说,又没有外人在。”
“我是这样想的。”徐茂名看了眼两人正色道:“伯爵大人不是说要高价收购粮食吗,我们干脆反其道而行之。”
“什么意思?”
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