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天,虽然没有开业第一天生意那么火爆,但每天两个店的营业额也都达到了一万以上。
武江山待了两天,见生意平稳起步,员工也都越来越适应有序,就交待了临时管理店面的王勇跟高虎一些注意事项。
然后让陶月继续留在这里,带一带新招到的两个会计,自己开车回了狐山。
鹿岛那边的厂房应该建好了,武江山这次去,顺便开始收货,然后让老钱他们跑第三趟,年前正好回来。
武江山回到狐山,没来得及回家,先跟老钱他们碰了个头,然后带他跟高豹一块去了鹿岛。
厂房果然已经都建好了,高高大大十分宽敞,按照武江山之前说的,前后通风,留出了库房和打包的地方。
武江山验收后觉得很满意,进了村子后,发现很多家外面已经开始晒海鲜干了。
于满堂高兴的带他去看已经晒好的货,鱼干,虾米,海菜干都有。
只不过这数量还不够这一次送的,武江山微微摇头,这样收货太不稳定了,看来还得挨个地方收散货。
“老板,我们岛上的船已经开始捕捞了,再等一个多月,还能捕上来不少。就是不够,还有养殖的蚬子,对了海带菜要不要啊?”
于满堂看到武江山的表情,急忙解释,这靠海吃海,也得看天儿,并不是每次渔船出去都能满载而归。
而且他们的船也走不了太远,都在近海捕捞。
“养殖的?”武江山惊讶:“我怎么没看见。”
“在岛那边呢,老板你想看,我领你去看看。”
翻过去太远,武江山跟老钱和高豹,坐着于满堂家的老式渔船,沿着岛去了另一边,远远就看见一座座木筏搭建的水上平台,还有几艘旧船停靠在浅水区。
这些平台附近,用竹竿和浮桶围成了一个个养殖区,只是规模不算大。
“你们既然可以搞浅海养殖,怎么不搞大一点?这里面养什么?”
“滩边养蚬子,水里养鱼还有海带。”
“这个是前几年国家派人来教的,当时给了一些补助,后来我们养的东西没人收,很多家都不干了,那边两个圈是我家的。”
于满堂的话,让武江山想到狐山大苇塘在90年代后开始的养虾热,当时承包虾圈的人可不少,头几年的确挣钱,一年能挣二三十万。
可后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越来越不好干,虾还没长成就不行了,半大不小的也不好卖。
坚持到后来的人都赔了不少钱,不过,现在他是不是可以提前搞一波?
随即武江山又摇摇头,挣钱的买卖多了去了,他能都占了去么?
还是专门把超市搞好再说其他。
不过,他不能干,可以让别人干,淡水养殖他们屯子上面就是水库,回头可以跟书记大伯谈谈。
“满堂大哥,你们这个规模太小了,要是能扩大,你们养出来的东西我收,这样我也不用跑其他地方收货了。”
于满堂惊喜道:“海带你也要吗?”
“要,紫菜干,海带干都要。不过价格肯定不能跟海货比,晒干的一斤三毛钱。”
听了武江山的话,于满堂简直是高兴坏了,那玩意还不有的是?三毛一斤也行啊。
看了鹿岛的进度,武江山也没多待,告诉他们十天后过来收走一批,有多少要多少,剩下的好好储存,过完年收。
那个包装厂,过完年之后再开工。
把建厂房的费用付了,武江山跟钱进里和高豹他们又回到了镇里。
老钱跟高豹继续去其他渔村和海岛收货,武江山则看过镇里两个店之后回了家。
一走两个月,爷奶都想他想的不行,老太太见着都掉眼泪了。
秋生放了假已经回武屯了,那小子回家帮着干活了。
老妈说是家里小楼都收拾出来了,上梁请屯里人吃饭的时候他没赶上,现在里面都收拾好了,正好帮着给他们搬回去。
见爷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知道他们早就等不及了。
武江山正好要回屯里,找书记大伯说水库的事,开车分了两三趟,才把镇里的东西都运回了家。
家里已经大变样了,三层小楼矗立在屯子里,一进屯就看的到。
以前的院墙全拆了,重新垒了红砖墙,中间是两米五宽的铁艺大门。
院内没打水泥地,而是在中间铺了红砖地,两侧原来老爸老妈的屋子拆之后,留出了那地方,准备建个花园。
或者干脆就给老爷子没事种点小菜大葱之类的。
原先牛棚的位置,改成了敞开的车库,老爸的拖拉机还有武江山的小汽车都能放进去。
养家禽牲口的地方和厕所都改在了后院,后院整个打了水泥地,好冲洗,还干净。
现在唯一不协调的就是二伯那三间屋,还没拆,跟崭新的大院有些格格不入。
到了家,武江山进了小楼里面去看。
一进正门,是个宽敞的客厅,考虑到瓷砖太滑,爷奶岁数大怕摔倒,也是铺的地砖。
电视放在客厅里一侧的墙边,底下是家里原先用的老柜子。
还缺一套沙发,或者买一套中式长椅和茶几也可以。
靠左手边是爷奶的屋,一楼就这一个屋,其余地方都扩成了客厅,厨房给挪到了里头靠后院的位置,所以爷奶屋里的炕也换了位置。
爷奶屋里用的也还是原来那些家具,武江山暗暗在心里记下家里缺的东西,准备回头到大城市里去淘点好的。
这种事情,交给爸妈都不行,他们舍不得买贵的。
二楼四个屋,一个小厅,大伯大伯娘住一间,老爸老妈住一间,还有给武名姝留的房间。
空出一间是武江山说要做卫生间的,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去买抽水马桶。
而且家里也习惯了上院里的旱厕,对他说的那种在屋里上厕所都有些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