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朱元璋坐于龙椅之上,略黑的面庞尽是愤懑。
忽觉有人进殿,朱元璋怒道:“不是说了吗?谁也不准进……”
抬头见二人,脸色这才好看一些,“四弟、标儿,你们怎么来了?”
“臣许青,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许青拜道。
朱标忙也拜倒,“儿臣参见父皇。”
小家伙对发火的老爹十分畏惧,跪的规规矩矩。
“都起来吧!”朱元璋呼出一口抑郁之气,“四弟,咱不是让你训练水师和培育秧苗吗,你来这里干嘛?”
“皇上,臣听闻七成官员下了大狱,心惊之下,未经召见就进宫见驾,望皇上恕罪。”
“哼哼!”朱元璋笑了笑,“你消息倒是灵通,是李善长告诉你的吧?”
许青点点头,感动道:“皇上对臣如此信任,臣……”
“少整这些肉麻的。”朱元璋翻了个白眼,接着目光灼灼道,“强国利民的国策,不能因为那些穷酸腐儒的顽固思想而被迫停止。”
“皇上英明!”
许青拍了记马屁,而后道,“皇上,君臣意见相左,历朝历代都是常有的事,可从未有过将百官都下大狱的先例啊!”
“大明正是用人之际,你他们都关进大牢,谁来处理政事?”
朱元璋郁闷道,“这群混账,真他娘的气人,咱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
许青眼珠转了转,拱手道:“皇上,臣倒是有一策,既可以将政策顺利执行,百官又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只是……”
“别婆婆妈妈的,有话就说。”
许青深吸一口气,“移民辽东!”
“那里有着广袤的土地,且红薯、土豆在那里亦可种植,两湖、两广、山东、河南照常种植原有作物,这样一来,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到大明百姓,就是要花一大笔钱粮!”
“辽东?”朱元璋细品一番,缓缓点头,“那里确实土地广袤,但同样,那里属于苦寒之地,且为边疆,种族甚多,百姓们会背井离乡地赶往那里吗?”
他不在乎百官,别说关进大牢,惹急了全砍了他眼都不带眨的,但百姓不同,朱元璋不想强迫他们。
“皇上,大明立国还不到一年,无数百姓还未从战乱中缓过来,只要给他们口粮及种子,他们断然不会拒绝。”
许青侃侃而谈,“随着人口的流入,周边的游牧民族肯定会农耕吸引,向我大明靠拢,等他们说汉话、穿汉衣时,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大明同化,成为了我们大明的子民,
皇上,咱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获广袤的疆土,就算将边境线外移千里也不无可能。”
“嘶~!”
朱元璋怦然心动,气吼吼道,“你他娘的有好主意咋不早说?”
许青苦笑道,“臣本想等到天下先解决粮食和开海,再做这些,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百姓遭元廷迫害数十载,大动干戈只怕会适得其反。”
顿了顿,“现在国库不富裕,刚开始不能大规模移民,不然仅百姓们几个月的口粮就是一个大问题。”
朱元璋吁了口气,“不错,不过咱倒有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
“调一部分军队过去。”朱元璋笑道,“这样既能保证移民过去的百姓安全受到保障,还能让无所事事的士兵去开垦荒地,两全其美。”
许青一奇,细一思量,觉得确实是个好办法,眼下无仗可打,调一部分军队去协助建设,也无伤大雅。
“皇上英明!”
“哈哈……”朱元璋大笑。
笑罢,朱元璋闷声道:“你去将那些人捞出来吧,也能缓和你跟文臣之间的关系。”
“谢皇上!”
……
刑部大牢。
文臣们正在讨论如何让皇上改变主意,见许青过来,立即止住了话题。
礼部尚书曹亮之前接待藩属国使臣时,和许青打过交道,加上又被许青踹破棺材救了一命,尽管政见不同,倒也没有恶言相向。
张昶也是支持开海,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和许青是同一条战线,虽不满他主张种植异国作物,但也没说什么。
其他几部的尚书、御史等文臣都是言辞激烈,直呼他为祸国殃民的权臣。
这次,竟是连表面客套也懒得维持了。
“长青王就不怕激起民变,诛灭九族吗?”一个吏部给事中大喝道,“你已贵为王爵,却时时插手政事,意欲何为?”
接着有人冷笑接口:“少年得志,既不贪财又不好色,堂堂王爵竟只有一个正妻,这样的人不是意在大宝,是什么?”
“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许青都气笑了,老子没纳妾就是志在大宝?
这他娘的是什么逻辑?
他深吸一口气,不咸不淡道:“诸位大人,本王奉皇上口谕,将你们释放,回去后记得写一份罪己奏折呈于御前,告辞!”
吏部尚书汪广洋提醒道:“长青王若想明哲保身,就请早日放手朝政。”
“呵。”许青轻笑一声,“汪大人好意本王心领了,来人将牢门打开。”
许青没有受虐倾向,见这些人冷言冷语,也没给他们好脸色,径直出了刑部,回宫复旨去了。
“皇上,人都放了!”
“真是便宜他们了。”朱元璋嘀咕了一句,随即道,“这都饭点儿了,就在宫里吃吧,顺便商讨一下移民之事。”
“遵旨。”
“嗯?”朱元璋见他脸色不太好看,“你这是咋啦?”
许青叹了口气,“皇上,臣辜负了你的一番好意,文臣们和臣已是水火不容……唉!”
“咱还当是什么事儿呢。”朱元璋笑着摇头,“理会他们作甚,咱理解你就成了,时间证明一切。”
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许青倍感窝心,“谢皇上!”
“这就咱仨人,还叫大哥吧!”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