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补过了头,许青只觉浑身‘刺挠’,总想耍些快乐的事。
一夜下来,在两女房间来回跑了好几趟,最后就连子衿都吃不消了,只好用别的法子让他快乐。
子衿漱了漱口,“离上朝还有半个时辰,王爷要不要睡会儿?”
“不用了。”许青忙碌一夜,仍不觉疲惫,“今天要在朝堂推行一条新律法,小家伙顶不住,我得给他撑场子,去拿我的蟒袍来。”
子衿奇怪道,“现在皇宫还没开门吧?”
“先去礼部一趟。”
“喔~好。”子衿披上小衣,帮着许青穿戴朝服,“王爷,记得中午回来补一觉。”
“嗯,你忙活了半宿,赶紧睡吧。”
许青嘱咐一句,出了房门。
……
天还未亮,天气也不似白天那般炎热,微风中带着清爽,吹在身上十分舒适。
许青在礼部衙门前等了约莫两刻钟,曹亮才出门。
“王爷?下官见过长青王,你怎么……”曹亮看了眼左右守卫着的衙役,皱眉道,“你们怎么不通禀?”
“是我不让他们通禀的。”许青笑道,“我这不是怕打扰曹大人休息嘛。”
曹亮笑笑,“王爷这么早在礼部衙门等着,肯定是有事吧!”
“不错,离上朝还有一些时间,咱们进去聊吧!”
“嗯,也好,王爷请。”
两人来到大堂,相对而坐。
曹亮率先开口,“王爷,下官有一言不吐不快,学院之事实属不妥,且不论那些匪夷所思的理论能否实现,单是把工匠破格提拔为官员这一点,就不行!”
“历朝来,朝廷选拔人才都是靠科举,没有学问就能做官,这简直是儿戏。”
曹亮表情凝重道,“下官绝不是为了礼部权力被削弱而反对,但这件事打破千百年来的固有体系,对朝政而言并非益事。”
许青道,“本王相信曹大人的人品,但朝廷选拔人才,难道只拘泥于圣人学问学的好不好?”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许青道,“曹大人,你不会也这么认为吧?”
曹亮脸上一热,在朝为官数年,他自然知道这话实属大谬,孔孟所处的时代,和现在的大明格局完全不同,又哪里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朝廷施政,当然是要分情况,确实不能仅靠圣人学问。”
许青点点头,对于这个谦谦君子,他观感一直不错。
“既如此,那为什么不能加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呢?”许青举例道,“就好比船厂现在正在研究的合金技术,提炼出稀有金属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普通金属达不到的高度。
蒸汽机的一些问题,有了这种金属也能解决,在你看来,这只是发明了个小玩意儿,可它却影响了远洋通商,说它影响了大明国运也不夸张。”
许青反问:“如此杰出的贡献,授予官职,不应该吗?”
“可……”
许青打断道,“再者,皇上授予他们官职,主要是对他们的肯定,以及激励,并不是让他们治理天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们做官后也是搞科研,这也不行?”
曹亮不说话了,沉默良久,叹道,“或许是下官目光浅薄吧,学院的事下官依旧不支持,但也不再反对。”
事已定局,你反对也没用……许青暗暗吐槽一句,“今日本王这么早来打扰,是有件大事要提前知会曹大人。”
许青将官员经商的弊端给他详细说了一遍。
曹亮听后表示支持,“王爷所虑极是,这个确实应该颁发一条律法,有了明文规定,即便无法完全杜绝官商一家的局面,也能让他们有所顾忌,至少不敢猖獗。”
见他同意,许青轻松许多。
朝廷颁布律法,都是要走礼部这道程序的,有了礼部尚书支持,事情就好办了。
两人又闲聊几句,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出了衙门,各自坐轿往皇宫赶。
金銮殿上。
群臣等了许久,朱标才一瘸一拐地走来。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众臣子起身,发现小朱标直立立的站在龙书案前,也不落座,都是一脸雾水。
只有许青脸上露出了然神色,知道朱标多半因为王八的事,被老娘给揍了。
朱标心情很不好,明明都吃了,凭啥我一个人挨打?
小桂子是见证过太子挨揍的事,也知道他现在心情很不好,连忙一扬拂尘,“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许青立即出班,将官员不得经商说了出来。
群臣听罢,顿时哗然,出言反对者不在少数。
朱标憋着气没处发,见有人反对,当即道,“将他们拖下去,屁股打开花。”
一会儿的功夫,大殿上清冷了许多,近三十人被拖了出去打板子。
这时,都察院右都御史出班,“殿下三思……”
“三思过了。”朱标打断他,直接道,“你家里是不是经商了?”
“啊这……”这人嗫嚅着不敢回答,只是道,“都是大明的子民,应当一视同仁才对。”
曹亮出班道,“臣以为,长青王所言极是,朝廷应当抑制官员通商,以防滥用职权牟利。”
户部张昶也出班力挺,“臣附议。”
接着,都察院都御史刘伯温、翰林院学士宋濂,也出班附和,总算是压住了反对声。
“这事就交给礼部爱卿去办,散朝。”朱标气哼哼道,“长青王,随我去中殿。”
“恭送太子殿下。”
出了大殿,群臣三五成群的扎堆儿,讨论如何让太子收回成命。
他们知道这事儿不能拿到台面上说,既然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许青!
这些人深知对小太子弹劾长青王,根本无效,于是商量着找皇后娘娘主持公道。
准备弹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