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一阵儿,许青正欲起身告辞,锦衣卫指挥使匆匆赶来,躬身行礼,“皇上,属下有紧急军情奏报!”
许青、朱元璋同时一怔,第一想法就是,这是哪个不开眼的,竟然敢跟大明作对。
朱元璋沉声道,“说!”
顿了顿,“四弟你也一并听了。”
许青轻轻点头,顺势坐了下来。
锦衣卫指挥使道,“皇上,大兴安岭那边发生了大规模战斗,驻扎在辽东的汤帅已经率军前去支援,目前战情尚未可知,锦衣卫得到消息,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
“说重点。”朱元璋打断道,“战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半个多月了。”
许青问:“对方多少人,都是什么人?”
锦衣卫指挥使答道,“具体人数,汤帅没明说,说只人种也很杂,好像是有许多民族部落组成的。”
“信呢?”朱元璋道。
“在这儿。”指挥使忙取出信封,双上呈上。
朱元璋拆开信封,上面的字歪歪扭扭,十分简洁。
“老汤,俺们这儿打起来了,娘的,是一群杂种,个个人高马大的,战斗力还挺彪悍,俺们被咬住了,有些棘手,你快来支援。”
每个字写的都很大,偌大的一张纸,就写了这么五十多个字。
朱元璋鼻子差点没气歪了,骂道:“平时让他多读书,都当耳旁风了,奶奶的……”
“皇上,上面写的什么啊?”
“你自己看。”朱元璋气呼呼道。
许青接过,扫了一眼,眉头不由深深皱起。
信的内容很简单,语气也很诙谐,但许青却知道,事态绝对非常严峻。
去大兴安岭的军队不算多,但也有近两万,其中一半都是三千营的骑兵。
人数虽然不多,却都是精锐,不仅兵精,将也全是良将。
常遇春、蓝玉善攻,朱文正、耿炳文善守,两万士兵在他们手里,就算遇上多一倍的敌军,也能与之一战。
能让常遇春这个战争疯子求援,可以想象他们是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可他们到底遇上了什么样的人呢?
按理说,现在西伯利亚还属于散乱状态,根本没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啊!
他想不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但既然事实已经发生,现在最紧要的是如何解决。
信上的内容太简单了,根本无法对敌军做出有效判断。
朱元璋也意识到,这次遇到的敌人可能比女真三部还要棘手。
毕竟常遇春都说棘手了。
他已经将大兴安岭丰富的物产视作囊中之物,并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建设铁路,没想到现在路线还没开始规划,就遇到了这档子事儿。
朱元璋沉声道,“四弟,说说你的看法。”
许青斟酌了一下措辞,开口道,“从书信上的内容可以判断出以下四点。”
马皇后目光一凝,惊讶道,“这么简单的内容,你能看出四点。”
“别吵。”朱元璋不耐地挥了挥手,“四弟你说。”
马皇后张了张嘴,闭口不言。
许青道,“第一,对方的人数绝对在我军之上,甚至多出一倍,或者更多。”
“第二,对方是有很多势力组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属于统一政权。”
“第三,常帅他们之所以吃瘪,大概率原因应该是不熟悉对方的作战风格。”
“第四,战争爆发的原因,肯定是对方也看中了大兴安岭丰富的资源,这场战斗是利益争夺战。”
“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旋即补充道,“第五,对方很可能也有大量骑兵,不然遇春过半都是骑兵,断不会被对方咬住。”
许青深以为然,“皇上英明。”
朱元璋沉思片刻,朝锦衣卫指挥使道,“立刻去回信,让汤和他们不要拼命,尽量拖住敌人,神机营会尽快赶去支援。”
“卑职遵旨。”
锦衣卫指挥使匆匆一拱手,急急去了。
马皇后道,“神机营行动缓慢,何不派三千营一起?”
“谁说不派了?”朱元璋翻了翻眼睛。
接着,面带忧虑道,“上次汤和他们回来时,将大军撤回一多半,现在辽东的驻军也不过三万,没有必胜把握,这次作战……”
对上朱元璋的目光,许青心下了然,“皇上,臣请战!”
朱元璋有些意动,旋即又摇了摇头,“暂时先让朱十六去支援吧,过段时间战斗详情送回来后,再做其他决定。”
顿了顿,“不过你也要做好去战斗的准备。”
“明白!”
……
奇怪,这个时间节点,西伯利亚地带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强大的军队啊?
这支强大的武装到底是何方神圣?
回去的路上,许青百思不得其解。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对敌人一无所知,根本无法做战略部署。
轿子晃晃悠悠地在王府停下,许青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下了轿子,许青来回踱了两步,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而又上了轿子,“去兵部。”
轿夫本以为可以放松一下,见王爷又上了轿,心中暗叹一声,抬起轿子再次出发。
兵部。
李善长收到圣旨,立即开始调动粮草。
重新干回老本行,李善长对军需调动驾轻就熟,业务能力比前任兵部尚书强了不知多少。
张昶虽然抠门,但在军需大事上也不敢推诿,两人正在商议运送细节。
见许青到来,两人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许青问道,“大军何时能出发?”
军队的出发时间,和军需调度挂钩,因此,许青才没有去神机营,而是直接来了兵部。
“大后日上午。”李善长解释道,“皇上调用了三万神机营、三万三千营的士兵,六七千里的路程,六万大军所需粮草较多……”
“太慢了。”许青打断道,“明日一早大军就得出发。”
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