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355.番外(十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5.番外(十九)(1 / 2)

薄姬不愧是文帝的阿母, 在文帝打量刘启时条件反射地去看儿子,然后念道:“怪哉!”、“怪哉!”。

抛开政治素养不谈,三代四个皇帝居然都与阿父的风格南辕北辙——汉高祖是沛县有名的老流氓, 但惠帝文帝但给人以斯文之感;腹黑的文帝遇事冷静, 即便是匈奴单于挥兵南下也不会让他的表情的有所变化, 可景帝却是个暴躁老哥, 毛毛躁躁到“棋圣”之名依旧为后世津津乐道;景帝少学儒家经典,成年后又重用晁错, 且还有个痴迷黄老的阿母,可他本人却不爱读书, 不喜辞赋,结果与村姑出身的薄皇后生出个后世闻名的学术皇帝, 真可谓是负负得正的典范。

【或许是退休后的生活太无聊了, 亦或是人老就爱拼命折腾, 总之在孝高武帝荣升为太上皇后写了很多不正经的日记,把他对长辈朝臣的抱怨,外交史者将给他的民间故事都记了下来, 给后世留下研究当时人文风情的珍贵资料。】天幕的声音微微一顿,随即展示了后人抢救延陵文物时的兵荒马乱。

嗯!

【与汉代的其它陵墓相比, 孝高武帝的陪葬品里甚少有金银玉器,丝绸青铜。也正因为这个缘故,盗墓贼们都有意避开孝高武帝的陵墓,使得他和墓口难找的昌陵,薄葬的灞陵并称保存最好的汉代皇陵。】

一石激起千层浪。

莫说是勋贵学者受不了后人以轻佻的语气谈起挖掘皇陵的事,就连比较神经大条的黔首都不忍直视那一场景:“荒年时把上层的陪葬品拿了就是,何必做到这种程度。”

“是啊!盗墓损阴德。我只见过穷得过不下去的盗墓,还没见过一脸富态地抢着去挖死人骨头。”

“这到底是推崇这个皇帝呢?还是对其恨之入骨?”

难以理解后世行为的西汉土著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讨论热情。不过比起单纯好奇的黔首, 达官贵人的反应就要激烈得多——泥腿子们十分清楚死后能不能安宁是门玄学,所以不做来世的指望。可达官贵人们就不同了,他们还想死而复生或死后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呢!否则不会陪葬生前的珍宝仆僮,并且把鞭尸列为酷刑之一。

“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

气不过的老古董们立刻嚷嚷道:“就是因为皇帝行事没有章法,才会有以盗墓为荣的后人。”

说罢还朝着宣室遥遥一举,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我等为先贤弟子,理应效茅焦鬻拳,面刺君过。”

话虽如此,可想见到未央宫的皇帝无疑是难如登天。

得知后代坟墓被挖的刘邦文帝倒是显得情绪稳定,甚至有空解释他们为何淡定:“若无尸骸供其参考,后人如何复原吾孙的真实样貌?”

众人这才想起之前天幕放出孝高武帝的AI复原图时所说过的话,不知该说刘家的皇帝足够敏锐,还是该说他们真的足够心大,居然能面不改色地谈论后代陵寝被挖的事。

这还不是老刘家炸裂行径的终点,更炸裂的是天幕接下来所说的话,以及那位爱写日记的孝高武帝有多么不正经……

以及无聊。

“那、那到底是什么玩意?”

和后人挖开皇陵一样震撼的是从改制的皇陵里不断搬出的竹简、羊皮卷,布绢、石板、以及泡在特殊溶液里的成吨麻纸。

是的,你没看错,晚年的刘瑞所写的日记不是一本,不是一册,而是加上保护液有三四吨重,被密封在陶瓷+琉璃+木板的特质容器里,由人慢慢抬出陵墓。

“……他晚年有那么闲吗?居然写了这么多东西?”瞧着后人把湿|哒哒的麻纸一一摊开,不一会儿就铺满大学的广场,以至于从俯视的角度看那叫一个壮观,刘邦便嫉妒地差点摔了始皇的酒樽:“尔婢生的,乃公累死累活了一辈子也没好好享受几天,反倒是这贼小子把乃公的福都一一享了。”

如果他像老年的刘瑞般有个能撑汉室江山的继承人自然可以好好享受皇亲贵戚的骄奢淫逸,可刘邦膝下已成年的也就只有资质平庸的长子刘肥。至于刘盈和如今还是豆丁的刘恒……

泔!

越想越气。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刘邦:乃公就是很嫉妒。MD,居然能提前退休,草。

【因为皇帝的私人信件是不可被人随意观看的,加上为其整理遗物的孝仁女帝和孝高武后也没有将这些麻纸分门别类的耐心,所以在抢救这些日记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最后在各大博物馆的专家与万国大学的不懈努力下花了三年才理清他那一千五百万字的日记。】为了让观众感受这个数字的冲击力,天幕向观众展示了由河南万国大学出版社所修订的简装版《孝高武杂谈》垒成一摞有多炸裂,并且还特意标明了每本约在十五万字左右。

也就是说……

(弹幕)【我真的崩溃了。哪家的皇帝无聊到日记能写一百本。中文系的我被导师要求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