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袁谭又给了袁绍好几条建议:
1.振兴经济,通过招商引资,降低商税50%,店铺首开1年内免税,吸引商人来邺投资。
2.鼓励生育之策,凡有家庭生育2个孩子以上者,减免赋税2年,并一次性奖励100两银子。
3.轻徭薄赋,凡流民迁入冀州者,由当地郡府安排落户,并拨给银两助其建房,发给耕种工具和种子助其种田,并且2年内凡流民在册登记者不用交纳赋税。
4.义务兵役制,凡家中有年满十八岁,并且有两个男丁者必须有一人入伍。
5.扩建城池,邺包括其他郡城在原有基础上,增扩外城。邺增扩能容纳30万人的外城,其他郡城量力而行。
袁绍全部采纳,令田丰颁布经济之策,令郭图颁布生育之策,令赵云颁布义务兵制度,令沮授颁布轻徭薄赋之策,令颜良督建城池之策。
于是冀州便开始如火如茶的励精图治之路……
只过了一年,据粗略统计,就只算邺城人口因黄巾之乱锐减至20万,现在增加至50余万人,整个邺郡原有60万人,现在总人口200余万,
这增加了将近三倍的人口,对内部安全环境和人口统计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袁谭又建议设立了统计府,增加衙役组成巡逻队,安排专人任职,直接对袁绍负责,
袁谭深知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又给袁绍建议增设学堂以及各种工匠坊,习武堂,重金聘请教师,武师,老工匠授以学术,设立官坊,优秀毕业的人才直接到官坊考核,各格的予以录用。
袁谭自然明白人才对国家才是最重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不能缺,
就比如经济与军事同等重要,
农民是基本,自然不能忽视,农民的地位自改革以来有些微妙的变化,但变化不大,
袁谭明白他是一个穿越者,就算是改革也不能完全照搬现代的模式,因为改革要根据时代的潮流,他这个就有点太未来了,不过影响也不大。
袁谭又建立飞鸽传书制度,起初在邺只是养了几只已做实验。
后来能精确收到书信,便在各郡全面施行也。
邺城,刺史府,
田丰拿着统筹表,由袁谭亲自制定的,向袁绍汇报近一年的成果:“一年来,冀州原有人口180万,现在增至370万,开垦良田32万公顷,各城市商铺原有3.2万家,现增至40余万家,兵士增至50万人。主公,我们今后不会再为缺兵少粮而担忧了!”
田丰此刻很自豪,洋洋得意,说完便拱手对袁谭抱拳道:
“这些全是依赖袁谭公子之福,政策之精明!”
“军师,无需如此,我们想争雄于天下,必须得有此资本。”
袁谭此时很谦虚,但听完结果他比谁都开心,
“你们也不要恭维他了,咱们去城墙上观察一下邺城吧!”
袁绍微笑着,他嘴上不说,心里明白自己儿子已经超越自己了,无论军事上还是治理国家上都是天才级别!他也确定了袁谭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只是还没到时候罢了,所以他比谁都开心……
须臾,袁绍带着众谋士来到邺城外城墙上,只见城内: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镖局、武器铺、小吃铺、、裁缝铺、赌坊、妓院等,热闹非凡,炊烟升起,高墙之上都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和酒香味。天空中各种鸟儿,三五成只的飞过。中间还有治安的衙役巡逻队,带队的旁边走着,队形严整有序,威武庄严,城内没有人敢闹事,更别说什么飞天大盗了。城外大营训练的兵士们在赵云、颜良、文丑的指导下杀声震天,新兵站里,一队队新兵正在有序的登记。
“这真是空前的盛世啊,主公!”
“是啊,主公,如今我们冀州已今非昔比!”
逢纪和田丰心情澎湃感慨道,
“哈哈,就在此设宴,咱们今天痛快的喝一杯!”
袁绍脸上泛滥出的喜悦,是众人从来没见他这么高兴过的,
不一会宴席就设好了,众人皆开怀畅饮,
袁谭亦是开怀畅饮,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不过好时景不长,喝了一会,
主管情报的辛评来信:“袁公亲启:十万火急!公孙瓒联合匈奴,乌丸,辽东公孙范联合起兵46万号称百万往冀州而来,现在快到界桥了!请主公速作定夺!”
袁绍看完大吃一惊,把信给田丰和袁谭看了一遍,
田丰摇着羽扇说:“外族基本都是骑兵,速度极快,离界桥最近的是常山,兵士7万,现由高览守卫,我们从邺出发最快需要4天才能到达,主公应飞鸽传书令高览将军坚守四日啊!可令文丑领10万守邺城,公子应起邺城精锐25万前往,可击败敌军!”
“好,就依军师的安排,速速执行!”
袁绍急切道,
“诺”
袁谭领命而去,率颜良和15万军,以赵云领10万先登死士为先锋往常山而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