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龙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吉祥物,中国是龙的国度,世界各地的龙文化都源于中华文化,或者说龙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对龙崇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特征。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龙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小时候柯家堡迎会那才叫热潮,人山人海,天南海北,齐聚柯家堡,柯家堡迎会,其实就类似现在的庙会,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反对搞迷信活动,不兴叫庙会,称呼为迎会,就是迎来集会的意义,柯家堡迎会很出名,刚开始,十里八乡仅这儿有迎会,而且很盛名,千里之外的赶会都知道,每逢四月初五为正日,提前两天,赶会的都会提前到来,来收获一份成果,挣得一些钱,那时侯的钱很值钱。说这么多,让我把时代镜头对到那过去的时刻。
柯家堡,从村西进村,这庄子很大,有真令的村庄差不多二个大,约摸五分钟光景,到达小学校,到处是摊位,比东台北关桥热闹,喝卖声彼此起伏,人群那叫扎堆,人挤人,人架人,都似好多鱼群揍在一起,供销社摆摊的大铅皮桶子叫个不停,南京熊猫电视机,上海金星电视机,苏州菊花电风扇,上海飞人缝纫机,这些买不到的紧张生活用品,这儿都有,是县联社紧急调配各摆摊位的供销社,因为县政府要求,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繁荣的景象,那一天来了好几家电视台记者采访,还有个别外国人来,爸爸告诉真令他们的,他也是听柯家堡大舅爷说的,真令也不大清头绪,只是喜欢看那他喜欢的东西。
刚刚改革开放,先一批的中外合资商品从苏州无锡过来,从长江而来,这些挂浆船轮船要开多少天,估计也是上面的精神通知要求,迎会就是市场交流会,苏南人妈妈称他们为蛮子,骨碌骨碌的真令听不懂,妈妈是位文盲,笔笔的讲话,四不象,妈妈买了两支塑料花,回家放在玻璃瓶里,倒上水,两毛钱,很好看,五颜六色晶莹通透,放在菩萨面上,来客一看感觉温馨。
上海的记者,架着镜头,站在河边那高墩小椅上,端着大大的摄像机,似机关枪两边扫描着,人群很挤,也没人愿意有意的挤到摄像头前,自己也看不到,即使出了一下名,只不过那玩猴的人,肩头上的猴子好象很喜欢,对着摄像头龇牙咧嘴,爪子招招,想要成为小明星,或许是人更多,不适应,还不如回到大森林中去。被记者拍到,是炫耀的基本,可以吹吹牛皮,上电视了,没拍到的,也吹牛皮,今天上柯家堡看迎会,记者拍到了,和电影一样,荣耀写在脸上,自豪感油然而生。
真今真令和爸爸妈妈是被舅爷爷喊来的,他一直在门口等着亲戚的的到来,迎会有句俗话,客人越多越好,家里才发旺。中午的菜肴很丰富,有肉有鱼有炒,柯家堡每家人都很好客,早早的就备好,期待着客人的到来,有客人到不亦乐乎。舅爷爷还给孩子们买了糖人孙悟空,做得惟妙惟肖,好好的观赏了一番,感叹糖人师傅精湛的手艺,糖人几分钟的手艺,那是多少日子刻苦学习的成果,才会把糖人捏得那么美。
午饭后,继续看迎会,逛巷道,靠近河坎口的巷道边上,摊位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秩序井然,紧邻的互相打听你是哪里人,套套近乎,没认识多久,就象多年的朋友,迎会也成为了一门哲学,一门公关学,什么都要学习,为生计而谋。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贵地宝地,南柯家堡的迎会,希望大家赏脸,多鼓鼓掌,谢谢。做杂技的主持人说得很顺口蹓。锣声一响,气功表演,大力士睡一排钉上,上面压两石块,妈妈天生善良胆小不敢看,我胆大,初生牛犊不怕虎,大锤一下,石头碎了,大家齐声喝采鼓掌,接下又是金枪刺喉,尽是暴力表演。。。。。。那时的迎会现在叫庙会了,要迎龙王菩萨,一直找不到过去那味道,原来我们长大了,妈妈爸爸老了,但迎会的记忆味道没变,还是那样的美。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