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路上,多有百姓自长安而出。
白宋询问消息,听说是皇上跟太子之间起了矛盾。
长安有流言,说太子有了反志,长安可能会有一场大的动乱。
这消息也没有由来,只说是一夜之间就在长安城中传开,闹得人心惶惶。
如此消息让百姓很快想到了当年玄武门事件。
尽管李世民用了一生去镇压当年的事情,可百姓们的心中终究有着一张谱的。
如果发生谋反的动乱,不管结局如何,长安的百姓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当年便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清洗,才有了今日的稳定。
不管李世民现在施行的仁政有多好,无可否认的是他为了隐瞒真相,用过很多见不得光的手段,给长安百姓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所以百姓出逃,让这条本没有任何根源消息越传越远,越传越真实,就连当事人都开始怀疑这条信息的真实性了。
“为何如此?”
马车上,向南一脸惆怅地问着。
舒望也是感慨:“我们离开的长安也没多久,不想长安之中竟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太子一向孝顺,对皇上敬重有加,怎么可能造反?”
白宋没有回答,想着一切可能性。
他一直在
避免李承乾走向历史的道路,可到了最后,似乎一切又向着历史汇流。
难道李承乾一定会走向自己的结局?
白宋不管消息的真伪,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但他知道这消息是真的,就算现在不是真的,以后也会变成真的。
……
长安城内。
朝廷正在竭尽全力地搜捕散播谣言的人。
但收效甚微。
谣言已经传开,就不是抓几个人能阻止的了。
白宋离开了三个月中,长安城内看似风平浪静,但暗地里的暗流涌动已经多时。
最近长安多了些来自吐蕃的法师,宣扬佛法,到处收揽信徒。
同时也多了些东瀛武士,这些人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走在的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像是在准备什么,却又没准备什么。
这三个月中,长安城内总有暗地里战斗发生,偶尔死一两个吐蕃法师,也会出现东瀛武士尸体,还有些英雄庄的江湖人士,甚至也有一些不要紧朝廷官员。
看似紧张的局面下,一切还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让长安城变得紧张的根本原因还得是最近流言四起的时候。
这是将暗地里的争斗直接摆在了明面上来,已经影响到了民心,所以长
安渐渐有了动乱的征兆。
太子要造反?
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
他的腿伤刚刚好转,却也落得个瘸子的命运。
李承乾为此还在伤心难过,心态已崩,他哪儿有心思去造反?
李世民也这么想,他可不相信自己的乖乖儿子有胆子造反,而且他也没有理由去造反。
为了终止城中谣言,李世民决定带着李承乾一起去祭祖。
并且可以让百姓随队出行。
就是要在百姓面前表演一下父子之间相亲相爱的画面。
就算不能彻底打消流言,至少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欣然接受。
转头便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祭祖活动。
就在今晚,李承乾又收到了消息,说是白柔心情不好,邀约喝酒。
李承乾更是欢喜雀跃,马上赴约。
李承乾跟白柔的关系有所缓和,这是李承乾乐于看到的事情,今夜喝酒是个难得的机会,故而喝了很多,也喝得尽兴。
回到东宫已经是夜半三更。
本已是酩酊大醉,正巧又碰到了前来探望的丹阳公主。
丹阳公主今夜穿了一身白柔的衣裳,半遮半掩在床上候着。
李承乾借着酒劲跟姑姑折腾了很久很久。
于是第二天的祭祖活动太子缺席,原本是要打消传言的计划变成被更多人怀疑。
李世民大怒,罚太子在东宫禁足半年。
如此一件事之后,长安城内疑云密布。
皇上即将换太子的事情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
就在节骨眼儿上,白宋回来了。
长安城都在关注太子的事情,甚至都没人注意到长安城内多了一辆看起来风尘仆仆的马车。
时隔三月,白宋感觉像是过去了好几年。
因为长安街道上的百姓明显少了许多,也不热闹了,除了永安河的水还在流淌,周围一切都显得很陌生。
非但是白宋有如此感觉,同车的女人也有一样的感受。
回到北定王府,门口连个看守的家丁都没有,大门都是灰,也不知多久没有打开过了。
“让郡主看家,如此是怎么看的?”向南抱怨了一声。
白宋没有出声,回家看到如此场景,心里也有几分不悦。
这时,街道尽头的转角巷子里进去了一个人。
“好像是九弟。”向南说。
白宋招呼众人下马,跟着去了那巷子方向。
那个小巷可以绕道去王府的后门。
果然,王府的后门是打开的,李治一人进入王府,
很是自然,似乎他经常一人来这里。
门口的家丁刚要关门,白宋一把把门拦住。
家丁见了白宋和身边几位夫人,微微一愣,然后惊讶而想要叫喊出声。
白宋作出一个禁声的手势,让人被声张,他现在要偷偷观察一下家里的情况。
白宋跟着李治去了后花园中。
这一路都没有被李治发现。
在后花园内等着李治的人不是王府的人,而是当了公主的小五。
如今的小五越发像个公主了,漂亮不减半分,身上却多了一股属于公主的贵气。
见到李治来了,欢喜地跑了过去:“你怎么才来?”
“不好意思,今日半路耽搁,所以晚了。”
“你应该知道了吧?昨天祭祖,太子没有参加,父皇迁怒,将太子禁足。”
“这当然知道。”
“那你可要好好表现。”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