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景仁宫的人手, 全都跟着走,甚至连小公主都要带走,这无疑是难度很高的想法, 比良妃带着翠儿、小福子离家出走要难得多。几个人走, 实际上只要想好后路就行, 譬如说此刻, 良妃大可以带上小福子、翠儿两个心腹,从东侧门出去,找人雇辆车去天港,只要运气足够好, 路上没出事,到了天港,隐姓埋名登记一下, 两个女眷带着一个小太监, 顺顺当当地就能上船, 到买地之后,开始的就是一段全新的人生了。
如果任容妃就是这样逃走的, 王良妃也就不说她什么了, 一个人能力有限, 如此行事固然会遭到那些被带累了的宫人埋怨, 但个人顾个人的, 若能留封书信分辨一二, 或许还能有个转圜, 譬如王良妃可以买通侍卫,让他们去京外化人场找一具尸身, 再炮制一场火灾, 如此对上有所交代, 对下则大家都能免除责任,固然行险,但至少也是可行的办法。
但此刻,任容妃出门游玩后又回来了,这种自私的做法,无疑会引起宫人众怒,此事也注定变成景仁宫的隐患,王良妃要收拢人心,就势必要表现出任容妃缺乏的担当,只有如此才能暂且稳住别府宫人的军心,否则,风声不胫而走,只怕会有人为了邀功向上告密也未可知,尤其是任妃处的宫人,你不仁我不义,倘若没个指望在,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最优解就是先行出卖任妃,自己才能免去罪责,甚至若是运气好,还能升职呢。
“即便如此,我等行事也要尽快,最好在所有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已把事态明确,让局中人生不出异心来,用买活军的话说,就是减少他们的牟利空间。”
本来就定了下午去探望留宫的同事,甚至可以说时间已经有限到这么一两个时辰之内了,因为翠儿下午就要去通传此事,并且初步要取得景仁宫编制中众人的表态——愿意跟着走的,老领导一定想方设法把你们一起带走,不愿跟着走的也要立刻甄别出来予以紧密监视和控制。
当然,考虑到控制也有极限,不愿跟着走的宫人,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最优解就是出卖老领导,除非如同上梁山一般,不愿跟着走的,立刻处死,否则,“信息的扩散也就意味着泄密风险大增,所以最佳的做法就是在中午以前,咱们要拿出章程来,甚至已经往上去递消息了。如此才能把事态尽量的简单化,降低无关人员的干扰和关注。”
如果不是接受了买活军的新式教育,王良妃一辈子也说不出这种话来,正是因为她私下看了不少买地的政治教材,又从报纸上揣摩着买活军治政的手段,甚至私下还托人去买了管理学教材回来看,今日才能在乱局中保持镇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中,“要定下章程,就要先分析敌我——我之前已经说了,虽然我们想去买地,但使团却未必是我们的友方,甚至哪怕请示过了六姐,六姐都未必会批示支持我等离宫。”
“这是因为买活军和如今朝廷还算是和睦亲密的关系,不可被任何突发事件破坏影响的缘故,除非买活军已做好了扩张的打算,否则他们不会为了突发事件影响自己的步调。事实上,按照和议所言,买活军本不该公然招揽敏地居民南下,他们在敏朝境内的行为,都有商贸作为遮掩,甚至只起到一个同行的作用——这一点是我早已留意到的,山阳、姑苏一带南下的居民,如果是女娘,那都是买船票的,可以试做是船家自己的商业经营行为,但是船票价钱之后会否退还呢,这就是商家自己的事情了。”
“无论如何,先行的政策不允许他们公然接收一个出逃的王妃,这既是和议的规定,也是符合他们政治利益的选择。我等作为女子,办事能力并没有特殊到让谢六姐另眼相看的地步,也不会多生多做,所发挥的作用限于个人,但却会增加他们处理和敏朝衙门关系的风险成本,是以收容我等是亏本生意。使团能做的就是接受我等的备案,在将来把我们的备案转换为清算敏朝皇室的主动权。”
王良妃在纸上写下了借贷两列,同时写了买活军这一行,“他们有传音法螺,我找的又是谢七姐,所以不必把使团和谢六姐单做两行,六姐的立场就是使团的立场,她是一定会为七姐背书的。”
“是以,使团并不希望在此刻维护我等出逃,庇护我们的安全,只是说,倘若我们遭难了,会在将来为我们主持公道,我们必须营造出一种场面,让买活军必须因为其他原因对我们展示出接纳和帮助的态度。买活军算是我们的半个敌人。”
“我们的最大敌人,则是朝中诸公,”王良妃一边写也是一边在整理自己的思绪,“因为我们的存在并不消耗他们一点银子,全是内库掏钱养着的,是以他们肯定倾向于维持我们的现状,按照旧式的道德规矩来约束我们,这样一来,旧式的氛围仍在,天家的三纲五常仍然和从前无异,也就能系统性地影响着、维系着敏地所有家庭的稳定。”
“否则,若天家的纲常都已崩坏,那么其余百姓官宦的家庭,岂不是更要上行下效起来了?因此他们决计是会激烈反对宫妃的任何一点变化的,不论是宫妃开考女特科,宫妃出去为官,还是宫妃离婚,都让他们担忧着,这会极大地动摇天下间所有家庭的安稳,让社会更加纷乱。开女特科之举,对他们来说本就是无奈从事,内部一定有极大的反对声浪,女特科已是如此,宫妃离婚,这等于是一步踩在了他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