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江东霸业> 第501章 心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1章 心结(1 / 2)

除了开通漕运之外,孙策打算在黎阳修建一座粮仓,与河南的敖仓隔河相对,以便于将来南北资源互补。

敖仓为秦置,位于黄河和济水分流处的敖山,是漕运中转站,中原漕粮由此从水路转陆路输往两京,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黎阳仓是隋朝所建,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可见河北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东吴水军的攻陷,不能仅限于江东,中原水利也能发挥作用。

正与阚泽、严畯等规划粮仓之时,鲁肃快步而来,才进门便说道:“袁谭遇刺身亡!”

“哦?”孙策倒有些意外,蹙眉道:“韩珩方走不久,消息还未送到幽州,何人如此大胆?”

鲁肃言道:“据我猜测,刺客或许与截杀郭图者为同一批人。”

孙策问道:“何以见得?”

鲁肃答道:“袁谭、郭图作乱幽州,百姓暴起,又勾结乌桓,群情激奋,故而为豪杰所杀。如今袁谭又迟迟不肯归顺,其人必以为袁谭欲负隅顽抗,百姓不宁,故又潜入蓟城将其刺杀,除此祸端。”

孙策叹道:“果然燕赵多慷慨之士,侠义之人锄强扶弱,此举虽然解恨,却不顾大局,若

非早已安排好内应,幽州又是一场大乱。”

鲁肃无奈道:“此等绿林义士,慷慨激昂,快意恩仇,多逞一时之快,哪能顾全大局?”

孙策默然点头,这就是江湖中人难成大事的原因,这股游离于朝廷之外的恶势力,任意妄为,罔顾律法,虽然比山贼行事有原则,但终究也是一个隐患。

他们自以为是的行侠仗义,实则是在破坏既定规则,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真正有国家情怀的大侠少之又少。

鲁肃抚须道:“如今朝纲崩乱,群贼四起,侠义草莽数不胜数,久必为患,还需早做防备。”

果然鲁肃也有这个顾虑,阚泽等人也都纷纷点头,非但没有因为袁谭被杀而高兴,反而充满忧虑,这并非他们鄙视江湖中人,而是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这股不稳定的势力,今日能杀袁谭,明日很可能就会将刀对准孙策,从百姓的角度来看自然是大快人心,但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就是dao乱挑衅。

孙策思索片刻,言道:“童渊在河北名望极高,其孙童韦就在孔明身旁,可派他去打听这群人的来历,最好设法将其招

安,带来见我,我自有安排。”

鲁肃点头应承,又拿出一封信:“公瑾回信了!”

“公瑾有何高见?”孙策着接过来,却并没有打开,鲁肃已经看过内容,自然有他的总结和见解。

鲁肃慨然道:“公瑾回信,你我都多虑了!孔明、崔琰等皆智谋之士,岂能不识时务?其所虑者并非刘姓汉室,而是未遇明主,难成大业,有负百姓之望,为后世所笑耳!否则孔明早出仕荆州辅佐刘表,崔琰也该到许昌侍奉天子,如王允、杨彪等,此皆愚忠之辈也,非智者所为也。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所求者,乃是得遇明主,施展抱负,名垂竹帛而已。”

阚泽点头道:“公瑾所言极是,主公自下江东,任用贤能,广土开境,大兴改革,遂据荆、扬。江南政通人和,境内富饶,民不思乱,人所共见耳。如今又虎踞河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天下大势尽在掌握,若能使其各尽其能,为臣者自当报效君恩,一展抱负,夫复何求?”

二人一席话,让孙策眼前豁然开朗,发现了诸葛亮和荀彧的另一个不同,荀彧是真正的世家出身,从小就受礼教

熏陶,真正的儒家弟子代表,他才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人。

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出身寒门,历经战乱,见识到了朝廷的腐/败,又受道家影响,所求者首先考虑是明主,其次再考虑江山大局。

刘表无称雄之志,曹操多疑猜忌,他便归隐山林,直到刘备出现,为其谋划取代刘表、攻打刘璋,这都是比刘备苗正根红的皇室贵胄,他一样毫不手软,尽心辅佐刘备成就霸业!

荀彧和诸葛亮都是千里马,但荀彧是皇家御马,终生只为皇室效命,而诸葛亮则是无主的千里马,只要任何一个伯乐发现他,便可为其所用。

所以诸葛亮鞠躬尽瘁,倾尽毕生所辅佐的只是刘备创立的基业,只是刘备恰巧也打着大汉的旗号,如果改做别的国号,诸葛亮一样死而后已,忠心不二。

想到此处,孙策的心结彻底打开,笑道:“如此看来,还是人心最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诚不欺我!”

与众人谈笑之时,孙策心中又有个顾虑,在他穿越来之前,小霸王已经有一子三女,长子孙绍今年16,马上就要举行冠礼。

这个继承人到底算不算自己的后代?

出征之时,大乔已经怀孕,不过诞下一女,倒也不必考虑继位之事,但现在甄宓也已经怀孕,如果生个儿子,心理上觉得这才是与自己灵魂相通的骨肉。

但自古嫡长子继位是惯例,轻易不能更改,袁绍、刘表前车之鉴,孙策更不能乱了礼法。

历史上孙策让位给孙权,东吴基业自然也就到了孙权这一脉,孙策这一脉便碌碌无为,大概也不敢太露锋芒,这孙邵也没什么名气,如今在江南学院学习,不知道他实力如何。

但孙邵秉性温厚,总不至于为了继承人谋害一个无辜之人,而且这样一来也对不起小霸王。

这不仅仅关乎一个人的性命,还有皇后、后宫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是到高位,越是身不由己,重重束缚甚至让人喘不过气来。

高处不胜寒,孙策愈发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

这几日孙策总是躺在老槐树下摇椅上发愣,继承人之事,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