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锦衣长歌> 第286章 巴蜀填鲁、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巴蜀填鲁、豫(1 / 3)

傅友德问罗贯中:“哦?罗先生何出此言?”

罗贯中笑道:“著书有一个诀窍。将今人的故事披上古人的皮。我会将傅将军此次征蜀的故事写入我那本三国争雄的书中。如果不是跟随傅帅伐蜀,我哪里来的这么好的几个故事?”

罗贯中说到做到。若干年后,他将傅友德偷渡古栈道写成了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将在成都城外遇到的象兵、藤甲兵,写成了诸葛亮南征,大破象兵,火烧藤甲兵。

艺术来源于生活,古今皆如此。

应天,乾清宫。

宫内灯火通明。洪武帝正在召见中书参政胡惟庸、左丞汪广洋。

洪武帝看着常歌派人送回京的巴蜀存银、存粮明细;户籍田亩账册。

洪武帝兴奋的对胡惟庸说:“果如李先生和你所言,巴蜀天府之国,攻取之后明年北伐的军饷、粮草就有了着落。”

胡惟庸拱手道:“这都是李先生的主意。臣也不过是随声附和几句罢了。”

胡惟庸在洪武帝面前一直很尊重自己的老前辈李善长。从没有显露过人走茶凉的态度。因为胡惟庸清楚李善长在洪武帝心中的分量。即便他已经告老还乡,洪武帝遇大事还是要写信给他征求意见。今后胡惟庸若想做左丞相,必须得到李善长的支持和推荐。

洪武帝吩咐胡惟庸:“你立马让户部派官员去重庆、成都两地接收粮食、银钱。粮食和银子尽快装船运往应天。至于那几百万贯开熙伪钱,让宝泉局派工匠过去,就地熔铸成洪武通宝,流通巴蜀。”

胡惟庸拱手道:“是,臣遵旨。”

洪武帝又问:“还有一件顶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处置巴蜀降臣。”

汪广洋宅心仁厚,他道:“臣以为,既然明升等人已经投降,就应该善待之。在这件事上,方国珍是有先例的。”

方国珍投降后洪武帝疯了他一个广西行省左丞的虚衔,留居应天,月月领俸禄,一直养到了现在。

洪武帝的目光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开口道:“臣的意见与汪左丞不同。巴蜀的降臣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明升及其亲信。这些人投降后手里没了兵马、地盘,对朝廷没有威胁。可以饶他们的命善待之;另一类则是巴蜀豪族。所谓豪族,数百年来盘踞一地。有代代世袭的族兵,有世代为他们耕种的族民。有固定的地盘。这些人绝不能留在当地。否则贻害无穷。明玉珍当初得巴蜀却不能治巴蜀,令不出重庆,就是因为这些当地豪族势力太盛。”

汪广洋说了一句很没有水平的话:“难不成胡参政想建议皇上杀光巴蜀豪族?杀降可是大不祥啊!既然人家已经投降了,就应该善待之。这样才不违背圣人宽仁治人的教诲。”

洪武帝道:“广洋你先别着急,让胡惟庸把话说完。胡惟庸,你认为该如何处置这些巴蜀豪族?”

胡惟庸道:“臣做过估算。巴蜀五大豪族,手中族兵、族民加起来至少有十五万人。这些人自然是不能杀的,汪左丞说的对,杀降不祥。可也不能将他们留在巴蜀。否则对朝廷派官员治理巴蜀大为不利。山东、河南两处历经伪元多年的横征暴敛又加上连年灾荒,人口数锐减。不如徙巴蜀的十五万豪族、族兵、族民前往山东、河南两处。以巴蜀人口填山东、河南。豪族离开了自己的地盘,就像是鱼离开了水,对朝廷将再无威胁。”

洪武帝对胡惟庸的建议大为赞赏:“好计策!朕平生最恨那些豪族地主。将他们一律贬为庶民,让他们跟自己的族兵、族民一起迁往北方两省,做大明的顺民吧!”

重庆城。

御史中丞陈宁亲自来到了重庆传洪武帝的旨意。这位陈尚书是胡惟庸的死党,同时也是有名的酷吏。他干的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吴元年在苏州征税,对待百姓万分严苛,经常用烙铁烫人。百姓称之为“陈烙铁”。

大明开国,他做了洪武朝首任兵部尚书。后来遭到浙东党排挤,外放山西为官。再后来是胡惟庸力保,他才得以回到京城。刘伯温辞官、杨宪身死后,御史中丞一职空缺。胡惟庸为在御史台安插一枚忠诚于自己的钉子,便在洪武帝面前推荐陈宁做了御史中丞。

陈宁对傅友德、汤和、廖永忠、常歌等人宣读了洪武帝的旨意——征蜀主力大部各自返回陇西、湖广驻地。另留下一万人驻守巴蜀,五千人负责押送巴蜀豪族、族兵、族民徙山东、河南两省。

陈宁传完了旨意,笑道:“三位侯爷,此番收复巴蜀,你们劳苦功高啊。待你们回京之时,圣上对你们定然还有封赏。”

汤和很会说话:“此次伐蜀大获全胜,六分靠圣上天威。四分靠将士用命。我等那点微末的功劳何足挂齿?”

陈宁笑道:“汤帅过谦了。除了黄绢布圣旨,圣上还有两道口谕。”

众人连忙跪倒听旨。

陈宁道:“圣上口谕,此番傅友德经古栈道偷袭阶州,赢得伐蜀之战首胜,白衣罗贯中功不可没。现免去罗贯中一切罪责,赐其白银五百两供今后著书之用。”

常歌拱手道:“罗贯中不在这里。微臣代罗贯中接旨谢恩!”

陈宁又道:“另,陕西按察使胡恺之里通卖国,罪不可赦。着即剥夺一切官职,押往应天凌迟处死!此事交由仪鸾司大使常歌办。”

常歌叩首:“微臣遵旨!”

数日之后,重庆城外。傅友德、常歌、罗贯中三人即将分手。傅友德要随汤和、廖永忠回京;常歌要去陕西捉拿胡恺之;罗贯中则要继续游览巴蜀之地,为著写旷世奇书《三国演义》做准备。

常歌朝着罗贯中拱手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罗先生,咱们后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