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第 11 章(2 / 3)

住,醒来后又忘却了大半,之前听水生说兄长之症状这才想起曾在书院之中看到一部医术,里面记载一道药方,似正是对症。”

菟裘阅听完之后先是愣了一愣,继而呼吸粗重猛地站起来双手握住菟裘鸠的肩膀问道:“此言为真?”

菟裘鸠说道:“药方有,但是不是真对症,我也不知,孩儿毕竟不通文墨不知医术,不如孩儿将药方默念下来,阿父找一可靠郎中询问一二?”

菟裘阅难掩激动说道:“好,你且将药方说来。”

菟裘鸠回忆一番便说道:“竹叶一钱二分,石膏十钱,半夏一钱八分,麦门冬4钱,人参一钱二分,甘草一钱二分,粳米二钱,用水五升,煮至三升,分两次温服。”

菟裘鸠说完之后忍不住松口气,回忆药方比较困难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把度量衡换算成当下适用的单位。

别的药材都好说,只有用水方面,秦国时期已经有了升作为单位,衡量水就是钟、釜、斛、斗、升。

只是这个升跟后世的升还不太一样,一升大概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两百毫升,而这个药方本身就是要一升水,换算过来就是这时代的五升水。

菟裘阅本来还只是半信半疑,听了之后已经多信了几分,还是那句话。

这不是没读过书的文盲能编造出来的。

他起身说道:“我立刻去寻郎中。”

菟裘鸠连忙说道:“天书之上还有关于此方的论证,说是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合用,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证自愈。”

他背的这些都是《伤寒论》中所写,原本他不想说,但又担心郎中的知识有限,无法证方。

菟裘阅听到这里基本上已经全信,应了一声抬手将药方写下,而后快步走出,都没来得及跟樊氏说一声,过了好一会才又回来。

樊氏不知发生何事,有些疑惑问道:“夫君这是去了哪里?”

菟裘阅直接将药包递给旁边的隶妾说道:“快去给大郎煎药。”

樊氏杏眼圆睁:“大郎?大郎的药?”

菟裘阅一边让人去煎药一边细细跟樊氏解释了一番,樊氏顿时眼泛泪光:“大郎……大郎可是有救了?”

菟裘阅略微冷静下来说道:“暂且不知,郎中说这药应当是对症的,药方论证也在,他看的十分痴迷,还想找开方之人探讨一二。”

他说完忍不住笑了笑,拉着妻子的手说:“走,去看看二郎。”

樊氏立刻用力点头,若是没有菟裘鸠,菟裘彦只怕还真是药石无医,如今虽不确定能否治好,但至少有了机会。

他们夫妇二人去菟裘鸠院子的时候就看到他们家二郎正在那里一个人荡秋千。

菟裘鸠见他们过来便立刻停了下来,有些忐忑问道:“阿父阿母突然过来可是有事?”

菟裘阅走过去帮他推了一下秋千说道:“我刚刚去探访郎中,郎中说此药可用。”

菟裘鸠顿时长出口气:“那便好,希望能够对症。”

对症自然是能对症的,毕竟是汉代的方子,虽然史书上经常将秦汉放到一起,这两个朝代相隔也的确不远。

汉代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比始皇帝小三岁。

但《伤寒论》的作者张机也就是张仲景已经是东汉时人,距离现在四百多年,这四百年间的医术发展足以拉出天堑般的差距。

菟裘阅又说道:“你放心,此方我已叮嘱郎中保密,他家乃是樊家世代供奉的行医世家,绝不会言而无信。”

菟裘鸠顿时明白,应当是樊氏娘家的家庭医生。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若是真有用,便是说出去也没什么,能治病救人就是大功德。”

这本来也不是他发明的方子,他没什么可藏的,虽然可能有些对不起张仲景,但医者仁心,想必就算他知道了也会欣慰于这个药方能够救治更多人命。

菟裘阅一怔,继而感慨:“二郎竟有如此心胸。”

这哪里像是没读过书没见识的小郎君?

就冲这一份心胸,他就觉得菟裘鸠将来前途必然差不了。

不过他还是说道:“药方来历毕竟无法言明,是以暂时封存,等找到合适时机再说。”

菟裘鸠一想也是,便乖巧点头,决定听从菟裘阅的安排,反正对方不会害他。

说话之间药已经煎好,樊氏过去亲自喂了药,又守了许久,却并没有等到儿子醒来。

第二天菟裘彦还是没醒,菟裘阅需要去上差,樊氏在家里心神不宁,思来想去索性找了件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教菟裘鸠认字。

对于认字这件事情,菟裘鸠还是很积极的。

只是等他过去便发现樊氏拿来作为教材的竹简竟然是《日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