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原质疑虎豹骑军伤亡数字,就是否定了整个前线的捷报。
报捷甲士虽然心中恼怒,却不敢在朝堂上失礼,只得正色向潘太后解释道:
“回禀太后娘娘。”
“伤亡与战功,除了杨志等三位将军上报,还有公爷亲自指派的文吏统计。”
“另外辽国大将兀突骨已率三万渤海骑兵向我大宋投城。”
“此人与武强县数万百姓、辽人俘虏皆可以作证,曹公爷所述战功绝无半分虚假……”
听到这话,耶律宗原顿时不能淡定了,急问道:
“你说什么,兀突骨背叛了大辽?”
对于交战双方,尤其是大辽来说,大将背叛太伤士气。
本来就是领兵攻打别人,却发现自己手下大将投靠了别人,怎么看都是一种败象。
报捷甲士却并不理他,只是将曹斌的奏章捧过头顶,继续说道:
“交战细情,战报之中皆有记述,请娘娘御览,”
“这是公爷为前线将士请功的奏章……”
见耶律宗原被兀突骨投诚一事打击得失魂落魄,又见战报中一串串详尽的数字,潘太后哪里还有半点怀疑?眉间的喜色再也抑制不住,连连点头道:
“好好好!如此全胜,可谓奇功,魏国公带的好兵。”
“虎豹骑军,真是青史第一雄师,将士们都辛苦了,本宫要厚赏!”
其实潘太后本来就没有多少怀疑。
在她看来,以曹斌的性子,就算真打了败仗,也没有耐心做这么细的假帐,何况这种大胜旁证很多,也很容易求证。
想到自己手握如此强军,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功业,于是玉手一挥道:
“魏国公所请,尽皆准奏,杨志、林冲、种诂全部赐爵,着宗正寺依功勋大小,拟定爵位!”
“兀突骨弃暗投明,改邪归正,赐名赵进忠,暂加封为归德中郎将,在魏国公帐下听用,望其恪尽职守,忠心报国,”
儒家最讲究一个“怀柔远人”“德化四方”,辽国大将的投靠,也让潘太后十分惊喜。
这说明什么?
说明辽帝无道,不得人心,最少不如她主掌治下的大宋。
因此潘太后心情愉悦之下,给兀突骨赐了一个从四品的武散职,还给他改了名字。
随后潘太后又吩咐道:
“三司即刻拨付十万贯钱粮,枢密院拟定奖抚细则,尽快送到士卒家中,朕,咳,本宫要加倍奖抚!”
三司和枢密院主事连忙出班应诺,只是三司使韩绛的心里有些无奈。
打胜仗是好事,可花费却让人心疼,曹斌已经够大方了,潘太后竟还要翻三倍。
不过他也能够理解潘太后的心情,这毕竟宋辽开战之后的第一场大胜,战绩如此惊人,加倍厚赏倒也说得过去……
见潘太后确定奖赏,寇准已经有些颠覆自己的认知了,他实在不能想象,曹斌究竟练出了怎样一支“天兵”。
如此想着,他却看向了耶律宗原,带着些傲娇轻笑道:
“魏国王,以如今的形势看,你似乎没有什么价值了。”
“你潜入大宋,阴谋兵变,欲图不轨,我大宋就算杀了你,也合情合理……”
就在朝廷收到战报,汴京百姓全城庆祝的时候,曹斌已率宋军主力接连渡过黄河、滹沱河,在距离辽军六七十里的饶阳县扎营。
此时辽国大军本在攻打瀛州城,听闻曹斌主力赶到,连忙停下了攻城。
辽帝既是郁闷又是气愤:
“曹斌这厮殊为狂妄,竟敢藐视于朕,竟在距离我军这么近的地方扎营,莫非他以为我大辽铁骑不敢前去踹营吗?”
他本以为曹斌会选择在滹沱河对岸扎营,防止辽骑突袭。
却没想到曹斌的胆子这么大。
平原上六七十里的距离,已经相当于贴脸扎营了,若他派骑兵突袭,半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韩德让无奈地摇摇头道:
“看来曹斌已看破我军诱敌之计,剿杀虎豹骑军的时机已失。”
“陛下,可以撤回伏兵了。”
“眼下只有击败曹斌带领的主力援军,才是攻取宋地,占领城池的时机。”
在他看来,以虎豹骑军的军力,是不敢正面冲击辽军主力大营的,因此他把埋伏地点设在辽军屯粮之地。
没想到还没等虎豹骑军进入陷阱,曹斌的主力就到了。
这家伙行军就跟玩笑一样,速度忽快忽慢,让他有点把握不准。
而且曹斌沿途会合了大名府驻守的宋军,再加上兀突骨手下渤海人投诚,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六七万。
如此庞大的军团,辽军必须慎重对待。
埋伏虎豹骑军的谋划失败,已经没有强攻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