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二百零二章 公孙策的建议,曹斌将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二章 公孙策的建议,曹斌将兵(1 / 2)

宜城县令正在跟包拯交谈,衙役突然来报道:

“大人,江陵府兵马都监,带三千人马正在县城外扎营!”

宜城县令疑惑道:“江陵兵马,他们怎么会到?”

那衙役道:“他们说是奉了曹伯爷的命令前来......”

他还没有说完,又一个衙役前来禀报道:

“大人,荆州人马赶到城外......”

宜城知县一惊道:“莫非九郡兵马都到了?”

包拯威严道:“胡闹,不过小股山匪,何必如此劳师动众?”

他位高权重,是开封知府,但也没有调动地方部队的权利,所以只能向地方借兵。

作为朝廷大佬,任谁也是会给些面子的。

不过曹斌把九郡兵马全部聚集过来,让他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宜城知县顿时笑了起来,道:

“没想到曹伯爷如此敬重包大人,您一声令下,曹伯爷竟将九郡所有兵马都调了过来。”

包拯虽然觉得曹斌有些浪费,但心里却不由自主变得十分熨帖。

捋了捋胡须,摇头道:

“兵甲乃是国家重器,忠靖伯如此轻易调用,却有点轻佻了,待见了他之后,本府再说说他吧。”

公孙策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

“也不枉了大人用心良苦,如今忠靖伯似乎表面未曾改变。”

“但以如今的态度来看,也算是幡然醒悟了。”

“无论是山东赈灾,还是出使西夏都可以看出一二。”

“尤其是这次治理襄州,治政奇思妙想,又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可谓天赋异柄。”

包拯点点头,感慨道:

“说的不错,修建诺大的一个港口,竟然丝毫没有伤民、劳民,还借此惠及数个州县。”

“如此完美的治政手段,是我等读书人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景.......”

其实他现在看到的,只是港口给“本地”带来繁荣,还是短期内的效果,将来的发展才是重点。

而且他说的也有点保守,其实交易所的作用何止如此?

世界上第一个交易所的建立,就是为加强大商人之间的联系,解决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有了襄阳交易所,等于将整个大宋的重要商业行为联系起来。

比如荆襄百姓想要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在种植之前与商贾签订契约,成熟之后不需要费力售卖,可由商家按事先约定收购,卖到最需要的地方......

这种模式在后世十分常见,但在大宋就是极为先进的东西了。

它存在基础就在于信息的掌握和传递,曹斌看中的也是这点。

可能这些信息可能不太准确,比如天气预测,但总是多了一个参考。

毕竟,就算后世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个时代,有个五六成的准确率也足够了。

“大人,如果要肃清朝堂,改变忠靖伯的立场,关键还在与他的婚事。”

公孙策见包拯陷入沉思,摇了摇羽扇说道。

包拯无奈地说道:“这却不好说,毕竟庞曹两家两代的交情。”

公孙策却自信地笑了起来:

“对公孙来说不难,只要几个离间之计,足以让曹伯爷认清庞太师的真面目......”

“到时候,无论大人收他做个弟子,还是为他说门亲事,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包拯看了他一眼,摆手道:

“此话休要再说,朝堂之事怎能涉及他的婚事?”

“再者,本府只是可惜他的人才罢了,并非要结党。”

“我收他做弟子干什么?教他武艺吗?”

说到这里,连他自己都露出了一点笑容。

宜城县令听到这话,却是若有所思。

这忠靖伯好像跟天波府、包大人的关系都不错,立场有些暧昧,看起来也颇有才能。

不知道自己的恩师寇相,有没有意思拉拢一下。

想想曹斌的升职速度,或许很快会成长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想到这里,他打算回府之后,立刻写封书信入京。

这一天,荆襄九郡所有州府的人马全都在向宜城县汇聚。

傍晚十分,县城外已经军帐成片,足有三四万多人。

百姓很少见到这么多人马,还以为又要打仗,吓得都不敢出门了。

宜城县令苦笑道:

“也亏得这些士兵军纪不错,否则我宜城就要倒霉了。”

赶到宜城县外的兵卒也不要求进城,只是自顾埋锅造饭,吃完饭后就开始集体活动,有的还抽空训练起来。

这种军容,让包拯几人颇为侧目。

如此自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