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今春那场最成功的捕捉胡蜂蜂后的狩猎行动的场景!
山上的春季比山谷里晚了近一个月,山下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条绿线时,而在山腰处,还有大片大片***的岩石和土壤。去年冬天就牢牢扎根在此的枯树和干草仿佛依旧一成不变地维持着半年前的萧瑟模样,只是覆盖其上的积雪消失了。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其间暗藏的生机:看似***的树枝上已经有小小的绿芽或是花包萌发,而在干草和沙土掩盖下的地面,星星点点的绿色也如即将燎原的火苗般四处闪现。一些向阳湿润处,生长的较快的植被已经在贪婪的吞食阳光和水汽,转化成自身每日明显的拔高,宣告着自己这一物种的再次出世。
只需要再过短短几天,被冻结在冬末时间的山上,就会迅速过度到春天,茵绿的草坪将覆盖一半的山体,和另一半的岩石荒滩分庭抗礼,生机勃勃与萧瑟依旧,在这一岭岭山峦上就如此的对立却统一。
在岩石、干草和绿芽之间,随着春日萌发,动物们的身影也逐渐有了踪迹可循。眼前这快速移动的,就是一小群日本弓背蚁职蚁组成的狩猎队。
狩猎队由最年长的职蚁带头,一共0来只。其实整个部落最年长的职蚁猎手也就是岁的年纪,在外劳作的职蚁很容易死于非命,或是风雨导致的意外,或是天敌与敌对部落的袭击,能够活到岁以上的职蚁将自动脱离巢外危险的工作,转为巢内劳动者,她们的经验对于整个部落都是宝贵的,只是能活到这个寿数「退休」的日本弓背蚁猎手可谓少之又少。
列成大致两路纵队的日本弓背蚁,有的轻装,有的背着一些鼓鼓草囊,在负责向导的职蚁带领下行动都很迅速,在大大小小的岩石间快速穿梭,队形时分时散,足以让旁观的蚂蚁眼花缭乱。
由于信息素是昨天才留下的,昨晚又没下雨,由于天气偏干所以今晨也没凝结太多露水,即便是挥发最快的短效信息素也清楚的很,带队的职蚁娴熟的一边触角四处触碰,一面领着身后的同伴前进,很快就抵达了目标。
这是一处荒芜的山坡地,只零星有一丛丛的野草点缀,草叶大多还是枯黄的,少数开始萌出新芽。一个「蘑孤」状的物体就藏在一丛干草之间,那是一根略的柄顶着的一个近似圆形的顶盖的形态的物体,其实正是金环胡蜂的新巢。
有别于一般情况下隐藏于岩石缝隙里的蜂巢,或是倒挂在树枝下和掩蔽下的蜂巢,营造这种立在地面上的蜂巢是新蜂后找不到更合适筑巢地点的无奈之举,只能期待草丛的掩护下土色的蜂巢不会在最脆弱的时期被摧毁。然而这种蜂巢一般也很难发展壮大,无险可守的新巢一旦暴露就容易被天敌捕猎者摧毁。
这个新蜂巢很小,体长大约40的蜂后往那一趴,就占据了不小的空间。不过蜂巢本来也不是让她钻进去的,里面的六角形蜂巢小小的,只能容纳蜂卵和幼蜂。但是比起所谓蚂蚁里的大个子——体长有1的日本弓背蚁职蚁,无论是蜂巢还是蜂后都显得硕大。
领头的职蚁带着队伍隐蔽接近,然后隐藏在目标附近的另一丛草里,无需布置任务,在年长熟练猎手带领下,这个小队集合后就自发的分组,然后开始行动。
一只只弓背蚁职蚁虫贯而出,向着目标两路包抄而去,迅速展开一条包围线,那些携带草囊的职蚁基本是均匀分散在队伍中间。
金环胡蜂视力极好,蜂后很快就注意到了这群蚂蚁在逼近,它焦躁的扑打起翅膀,意识到
自己已经暴露,黑黄色的隐蔽色已经不再起到作用。要是就此离开,弓背蚁猎手们显然是无法奈何它的,但是蜂后舍不得自己刚刚产下的卵,加上她觉得自己能够打的过这数量不多的蚂蚁,因此选择留下来迎战。
这个狩猎小队的蚁数是严格限定的,蚂蚁太多会惊跑费蜂后,太少则会导致过多的伤亡,这是这个捕蜂部落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经验。
很快,包围圈形成,弓背蚁猎手们已经逼近了蜂巢,一只只蚂蚁虫视耽耽的盯着目标,蜂后也严阵以待。但蚂蚁猎手并不着急扑上去,蜂后也没有离开蜂巢的意图,只是绕着蜂巢表面转圈,甚至没有起飞,双方沉默的对峙了一小会儿。
简单评估了一下风向,位于上风口的弓背蚁开始两两合作,打开了草纤维编织的粗糙草囊,将里面一些黄色的粉末扬起来。
这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粉末顺着风吹向蜂后,蜂后躲开了一些,但也难免身上被沾上一些,身上传来的不适感大大刺激了蜂后。如果此时蜂后选择不管不顾的飞走,那么狩猎队就只会取走蜂巢里的蜂卵,但是被激怒的蜂后选择了飞下来厮杀。
蜂后想要杀光眼前这些讨厌的黑黢黢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