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李涛的军中大营。
李涛,李庚兄弟俩正气氛紧张的激烈争吵着,坐在一旁的何舒神色紧张红唇嚅喏,几欲开口,可是针锋相对的哥俩根本不给何舒插话的机会。
哥俩犹如两只红了眼的狮子,谁也不肯先退让一步。
争吵的原因,自然是与新军六卫的将士大战之后,在退兵撤离京城与否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蜀王世子李庚看到了军中司马整理出来的战果之后,已经情不自禁的产生了畏战的心思。
不算上午三千兵马的折损。
仅仅下午势同水火的交战,己方兵马步兵骑兵加在一起,就折损了一万七千余人。
其中一万一千余人当场战死。
造反攻城之后仅剩的十一万兵马,仅仅一下午就折损了两万人左右。
如此惨重的损失,实在让李庚兴不起继续蹚这趟浑水的念头了。
若是后面的作战,还跟今日一样每天都是数以万计的折损,十一万兵马用不了几天时间就可能在姑父麾下新军六卫铁骑的绞杀下从而全军覆没。
得到战报的第一瞬间,李庚就冒出了退兵撤离的念头。
二哥回来之后已经将自己跟姑父的谈话内容,给自己简洁的陈述了一遍。
姑父造反之后既然不打算将兵祸波及到自己兄弟几人的身上,李庚实在不愿意继续跟那个素未牟面姑父为敌下去。
李庚的意思刚一开口说出,就被李涛毫不犹豫的驳了回去。
这是自己李家的江山,岂能因为敌军锋芒太盛,就这样白白的拱手于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姑父,自己的亲姑父也一样。
这是列祖列宗留下的基业,纵然自己不是皇帝,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家的基业被外人给掠夺了过去。
因而哥俩就因为退兵与否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一个打算撤军回去,抽身事外,一个坚持帮助大哥,固守河山。
兄弟二人各执己见,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
李涛其实很明白堂弟的心思,不外乎这江山跟他的关系并不算太大。
如果这是三叔留下的江山,堂弟岂能不上心?
“二哥,小弟希望你三思而行,今日的战况你也看到了,明明是四比一的兵力,姑父麾下的兵马竟然围着咱们的步卒屠杀。
短短一下午的时间就令我军伤亡两万余人。
继续下去,你觉得咱们手里的十万兵马还能坚持多久?
大哥给了你什么好处,令你宁愿牺牲自己多年的基业也要帮助大哥解围?
一旦姑父将来迁怒与你,别说你现在享受的荣华富贵跟藩王爵位了,就是你的小命还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你说的不错,姑父将来或许会迁怒本王,本王也会因此付出自己的性命。
但是李庚你别忘了,本王姓李,你也姓李。
咱们身上都留着李氏宗亲的血脉,咱们的祖宗都是太祖高皇帝。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祖宗六百多年的基业就这样落入他人之手,你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血脉吗?
你对的起自己是李氏宗亲的身份吗?”
“起码我不会明知不可力敌而去白白的送死!
这样做不是大义,而是愚蠢!二哥,我告诉你,这个兵我是退定了。
你若是依旧固执己见,兄弟只能说声抱歉了!”
李涛目光一凝,冷冷的盯着李庚:“李庚,你别忘了,现在可是在军中大营,临阵脱逃可是死罪,论军法当斩立决。
你虽是大军副帅,可是违背了军令,本王依旧可以把你军法从事。”
“二哥,你别忘了你举兵的家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想将我军法从事,你觉得会有多少人会听你的命令?再者,你觉得有多少兄弟会明知不可为还跟着你白白的送死?
常将军,你还不进来,更待何时?”
在李涛心神一颤的同时,大帐门帘被掀开,白天统领骑兵的大将军常聪走了进来,目光飘忽的看着神色惊愕的李涛。
“王爷,退........退兵吧,咱们真的不是边军精锐的对手。
咱们攻城一个月才伤亡了四五万人马,可是今天一天就伤亡了两万左右的人马,再打下去,迟早会全军覆没的。
弟兄们不是不想为你卖命,可是也不能让弟兄们白白的送死吧!”
李涛目光怔怔的盯着常聪片刻,缓缓地走了过去。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耿海,范勇,洪长浩你们四个人商议好的结果?”
“只要王爷同意退兵,其余三位兄弟那边末将想自然不会有什么麻烦,毕竟王爷也是为了三军将士的身家性命..........嗯哼............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