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 章(2 / 2)

是淡定:“除非竹能结果,水能上流。”

祝枝山自知文采不及他,找不出反驳之词,只能顺嘴一说:“真不去?”

“要去你去,我唐寅可不愿随波逐流。”唐寅绕过祝枝山,自去。

他并非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唐广德只是苏州的一个普通商人,经营酒肆为生。故而伯虎从小在市井里长大,见惯了酒肉贩子堆的事情。

幸运的是,纵使身边皆是鱼目,他也绝不苟同。如今大明注定要亡,众人皆是纷乱不安,随波逐流便又成了一种趋势,却是无人顾及国家安危。

白居易尚且生在盛唐,却也有过曾为写诗,在寒冬雪夜里跪求一字的经历。而同样生在盛唐的李白,随口一吟就是千古绝句。

如此,人各有烦恼。就算百姓们到了盛唐,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也都避免不了会出现新的问题。

大明摇摇可危,他既是大明的人,就要与国家一起共存亡。

“哎算了算了,那吃酒去。”祝枝山到底拗不过他,也只得作罢了。

天幕还在继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只可惜唐寅只能阻止一个祝枝山,却阻止不了更多的人。

整个大明,百姓们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在得知人口暴增了八百万后,高兴的直接从龙椅上弹起。他想了想自己在天幕上所发出的言语,不过短短一句话而已,大唐人口就一下暴增了八百万!

他激动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

只见开国大将尉迟恭率先上前:“恭喜陛下,咱们大唐人口一下增加如此之多,简直是可喜可贺呀!”

尉迟恭官至右武侯大将军,以勇猛闻名,所以说话很是直率。

待他说完,文臣房玄龄方恭贺道:“陛下治国有方,如今大唐盛世天下皆知。诸国百姓纷纷向往于此,致使大唐人口添至八百余万,是以,这全是陛下的功劳!”

房玄龄话音刚落,文臣武将们便齐刷刷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臣等佩服!”

李世民满意地把手一挥:“诸位爱卿快请起!”

他大为感慨:“其实朕也没有料到,竟会有这么多百姓选择咱们大唐。”

房玄龄听了默默从地上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依臣看,这是天意。”

“哦?此话怎讲?”李世民看向他,等着他往下说。

房玄龄不紧不慢:“陛下的名字大有玄机,有济世救民,匡扶天下之意。如今人口猛增,也足以说明这是天意。”

李世民细细一品,嘿!这名字还真有这么个意思!

他笑得嘴都歪了:“好好好!”

*

宋朝。

宋徽宗赵佶一听人口数只增加了不到万人,登时愣住了,一度怀疑是他听错了。

话说他圣宋哪里不好了,汴京城内也是一派繁荣,怎会没人选他?

于是叫来小吏盘问:“会不会查错了,怎么可能只来了这么些人?”

小吏战战兢兢:“回陛下,没有查错,确实只来了这些人。”

赵佶仔细一琢磨,心想可能是他发言时说得太过单一了,只要求要文人,却忽略了普通老百姓。如此,所以才导致来的人不多吧。

于是,赵佶赶紧追问道:“那来了多少文人呢?”

小吏听他这么问,心虚的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来的都是百姓,至于文人……只来了三五人。”

什么???

赵佶不敢置信的看向身边大臣:“你们说说,怎会如此?!”

大臣表面打圆场,说这是由于太多皇帝抢人了,所以来的少很正常。然内心却都在疯狂吐槽,为什么如此,陛下您心里真的不清楚么?

宋徽宗很重用宦官,听从宦官杨氏的方法,将所有荒地废田都做为公田,强令百姓承佃,交纳公田钱。甚至后来宦官李彦继任后更加凶狠,凡民间好田,便指使他人诬告为荒田,田主虽有地契也无用,即括为公田。

所以,别说是百姓不愿意来了,就是文人也没来几个。

不杀文人?谁会信这鬼话。

只不过宋徽宗并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还在继续盘问:“那其他国都去了多少人?”

“听闻唐朝去了八百万人。”小吏很小声的说。

宋徽宗一整个气倒!

*

汉。

“不收税果然有效,一下就来了三百万人!”汉文帝刘恒美滋滋地说。

他抬起头看向天幕,心满意足地等着下一个盘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