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过了3天就降温了。
蓝星集团除了购买了少量传统媒体的广告位,主要在蓝星集团以前上市的杀毒、防火墙、设计软件、以及《浩土网》、《折扣网》、《易卖网》中,采用弹窗形式做起了《胜境96》等新品的推广。
再过10多年后,这种许多软件都惯用的病毒式推广,现在还是一种奇招,不怎么让人反感。何况平时蓝星集团的这些软件也从来不接外来广告。用户耳门子还算清净。蓝星的这些软件及网站本来市场占有率就很高,全覆盖的弹窗广告,让三款新品的名气迅速扩散。
发布会后一周时间,3款软件下载量都平均超过了300多万份。总销售额达到了7亿米金。不算是销售奇迹,但也算是稳健起步,尤其是口碑极佳。
互联网虽没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那么大,但目标客群却更加精准。现在能够上网的,都是拥有个人电脑,或者是IT专业人士。能够在他们这种人群里获得赞誉,不仅他们自身可能成为消费者,还能带动他们周边的朋友、同事,口碑转化为用户的效率很高。
经过星儿亲自撰写发布在全球的各种讨论帖,专业度极强。马由在这些讨论帖或者分析贴发布前,也认真审阅了一番,他让星儿尽量将专业术语简单、通俗化一些。一方面让更多人看得懂,其次不要让人猜疑这些文章是专业枪手所为。
好在这个时候的网络环境相对纯净,电脑用户大多就事论事,讨论专业领域的问题。喷子有但不多,水军尚未诞生。故星儿指挥的智能水军,在这样干净的环境里,犹如一条鲶鱼在没有天敌的鱼塘中,势不可挡。所发挥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就十分显著。
网络的时效性较传统媒体长了许多。毕竟网络上发布什么信息,所需资金投入也很小,水军都是人工智能扮演的,成本几乎为零。一个专题炒热后,过段时间又可以换个角度反复炒作。这也是马由一直重视网络营销的原因。成本低效果还算不错。
这不,最近的主要热点,已从《视窗95》和《胜境96》两款系统软件的技术比拼,逐渐转向到《视窗》系统历年来,那千疮百孔的漏洞,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的话题上。这可是巨软公司自己都公开发布了悬赏,且不时有新闻披露又有漏洞被找出来,被补丁完善。
于是,《视窗95》开始被架上了火炉。以前只有他一家独大(水果等太小众了,用户少且未对其他品牌电脑开放),用户们没有比较,天真认为这类高科技产物,这样不断打补丁,进行所谓的完善,是为客户负责的态度,更是技术逐渐成熟的正常现象。
可凡事都怕比较。蓝星集团的系统软件发布后,经过马由有计划、有策略地推波助澜,全世界电脑用户突然发现,以前上当受骗了。软件的安全问题,应该是软件企业最基本的技术底限,应该是产品面世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聚焦到系统安全问题上来。
只差一个“带头大哥”,这个热点就能演变成风暴。
与此同时,网络上发布的各种技术贴,也部分反哺到传统媒体,不少纸质媒体或电视专题节目,也不时从互联网上找素材,尤其是最近焦点话题就是系统安全问题。很多技术性的数据,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西方媒体本就毫无节操,在网络上找来的数据,他们只要愿意,用起来就很是心安理得,不愿意花功夫去验证。其实,他们也没有时间深究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电脑系统的安全问题,尤其涉及到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等方面,是十分敏感和引人关注的。西方人把自己的隐私看得十分重要,若视窗有泄露隐私的可能,就触及到他们的底限了。
果不其然,在发布会后第10天,《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引用米国赛曼特可技术总监的测试报告。将巨软公司的视窗安全漏洞,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的结论,认为视窗无数的漏洞里,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安全漏洞,可能有泄露用户信息的风险。为了支撑这个论点,他专门列出了许多技术方面的论证和测试数据。
舆论顿时升温。全世界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开始聚焦到巨软公司的《视窗95》安全漏洞问题。带头大哥出现后,原本就无处不在,且最喜欢马后炮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顺从大众的热点话题,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自己的专业论点,对巨软公司的拳头产品《视窗95》安全性表达了关切。
巨软公司一时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贝尔这段时间很不顺利,9天前召开针对蓝星集团的会议,几乎都没有落到实处。法律顾问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蓝星集团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即使有些创意类似,但也不可能获得法官的支持。所以期望通过知识产权官司,拖住蓝星集团的发展步伐,显然不可能办到。
至于破解《胜境96》的工程,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比对分析倒是出来了。贝尔看了之后,心中之前那种忧虑更加浓厚了。他不是不懂技术,报告证实了他的猜测,的确比自己的视窗超前了许多,技术不在一个层次上。尤其是安全漏洞的问题,巨软公司的所有技术部门都参与了查询,技术人员的热情在1000万米金奖金的刺激下,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