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的年轻教授怎么也不相信,刘牧樵不会做骨折内固定,这是骨科的基本技能。
刘牧樵实话实说:“我最早是做胰腺手术,后来又对大肠感兴趣了,再后来又对肝脏感兴趣,一路走过来,突然有一天学会了‘无痛正骨疗法’。”
“啊!”同济医院的年轻教授一声惊呼,差点掉了下巴。
“医生还可以这样当的?你竟然学会了‘无痛正骨疗法’?”
两个都是非常大的疑问号和惊叹号!
医生还可以这样当?
半路医生改行的不是没有,但是,改行要改出名堂出来的,真的太少了。刘牧樵你这个改行,颠覆人的三观啊。
一个胰腺就已经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了,你达到这个顶峰已经是叹为观止,众人仰视的成就了。
你说后来对这个兴趣,对那个感兴趣,然后,你也就是22、23岁的样子,什么一路走过来,就成了很多学科的专家。
这是一个疑问,或者说惊叹号,一个很大的惊叹号。
第二,你说你会“无痛正骨疗法”,这可是骨科学绪论中作为一大丰碑的传奇绝学点到为止。
之所以点到为止,是骨科界不敢真的认为有这种绝学,他作为传说中的绝学,仅仅在绪论中轻描淡写提到了一下。
关键是没人想到真的有这门绝学。
其实,现在他不是不相信,而是完全相信,因为,24小时内,给200名骨折病人接骨,普通的接骨法就要打200个麻醉,也是不可能的。
刘牧樵一边做手术,一边说:“你想学?”
同济医院的年轻教授又是一声惊呼,“我还可以学?”
刘牧樵哈哈一笑,“医学不是开放的吗?你有什么病人,选择几个,我们手术后,我教你上肢骨折的‘无痛正骨疗法’。”
左上肢的难度比较小,病人的手臂力量相对下肢,要小多了,做正骨治疗的时候,就简单得多。
同济医院的年轻教授兴奋得差点掉地下了,他忘记自己是站在小木板凳子上。
就在刘牧樵他们在手术室做手术的时候,手术室外面来了两个来自华西医院的973首席科学家。
他们在等候刘牧樵,要急着见他。
一个是华西医院骨科骨水泥项目研究组的首席科学家,现在使用的新型号骨水泥就是这位年轻学者的科研成果。
自从他在骨水泥上取得了突破之后,脊椎压缩性骨折站起来的机会增加了87%,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他现在正在研究椎间盘突出使用骨水泥拉伸椎体的治疗法,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要跳槽到安泰医院。
他是准备带着成果过去的。
还有一个973首席科学家,是眼科的教授,他是研究青光眼激光治疗的中年教授。
青光眼是致盲的重要疾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它的研究都陷入了停滞,可以说,几十年了,毫无进展。
这位中年教授在激光治疗上有所突破,他也想去安泰医院。
他们两个结伴而来,连手机也关了。
他们要等着刘牧樵出来,和他商量跳槽的问题。
此时,他们后面,正有一架救护直升飞机在锦城的大门口降落,徐院长在一个副院长的搀扶下,下了飞机。
有人对他说:“他们去了手术室!”
十几分钟后,他们就被从华西医院坐飞机赶过来的徐院长逮着了。
“走走走,回去,有什么问题,好商量,你们提要求,我都答应你们,你们是祖宗,我供着你们,走,回去,别闹了。”
徐院长一见这两位973首席科学家,赶紧低三下四的哀求。
这两位973首席科学家知道是没戏了,院长千里迢迢追了过来,不给面子是不行了,特别是他说了可以提条件,再不回去也不好意思了。
“你们提,尽管提要求,提待遇。”
徐院长是壮着胆子,只要他们敢提,他就敢答应。
要知道,一所医院,关键的不是设备,就是人才,特别是高尖人才,这种973首席科学家和长江学者,都是极为紧缺的人才,一个都不能丢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一个学科的成就,而这种成就,是用金钱买不回来的。
院士稀缺。
整个华西医院也只有两名院士,并且有一个已经是年纪很大的了,基本上是门面而已了,所有研究,都是他的学生在做。
第二梯队的973首席科学家,现在几个要走,都要往安泰医院跑,徐院长哪里还敢掉以轻心?
刚才有人报告有两名973首席科学家要走了,他就亲自坐飞机赶过来,一定要留住他们。
不管什么代价。
“我的实验,中心实验室必须优先我。”眼科的首席科学家提要求了。
“行,我给你优先权。”徐院长很干脆就回答了。
“还有,我需要3000万研究资金。”
徐院长用力咽了一下空气。
3000万不是一个小数字,要是973首席科学家都提这个要求,我也答应?
当然,3000万对于华西医院来说,真不算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