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身边的女孩却不一样,大胆、热烈,好似旁若无人般大大方方地注视、打招呼、交谈,每每从他们的一团热闹前走过,马佳佳都难免为自己装模作样的窥探而感到羞愧,她甚至幻想如果有一个人也这样默默看着自己,而自己这副忸怩又故作镇静的姿态落在那人的眼睛里,将有多么可笑和可怜。
幸也不幸,高一的正式开始,迫使所有人立刻投入了终日紧张的学习中,每天早上七点到校,中午短暂休息后,下午四节课还要加上晚自习的三节课,每天都是晚上十一点左右才能睡觉,整个九月,马佳佳都是在大脑一片懵的状态中度过的,永远做不完的同步练习、名师名卷、专项训练,这边还没来得及写,那边课代表就催着交作业了。
这种精神和注意力高度的紧张,使马佳佳几乎顾不上去想杜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想有什么用呢?她在六班,杜柯在十二班,两个人之间隔了一条像银河那么长的走廊,几乎没有交集,而且,杜柯身边不缺女孩的环绕,尤其是那些漂亮又活泼的女孩,连前桌的两个女孩在讨论级部的帅哥时都忍不住打趣道:“你看于莎莎在哪里就知道杜柯在哪里啦!两个人暧昧得不得了!”
和她们这些小县城的小土著们不一样,于莎莎是在北京读完初中的,据说,读的还是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她家境的优渥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女孩是否被富养,看她的发丝和手指也能看出端倪,显而易见的是,于莎莎不仅出身富贵,还是优质基因组合的优秀产物,她不仅有一张精致小巧的漂亮脸蛋儿,更有一头天生泛红的秀发,这抹红色来自她的曾祖父,一位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爱尔兰人,而她的瞳色又比旁人浅得多,发呆时,像一个天真的盲女,由于有白人血统,她的皮肤呈现出一种像时下最火热的电视广告里的女明星的那种剥了壳的荔枝一样的透白,在她身上,也始终缠绕着一些流言,比如有人说她能在北京读书是因为她父亲是日本人,所以享受了外籍子女的优待政策,而现在“灰溜溜”地回到了这里,是因为她那个日本人父亲“消失了”,对于这种突然的消失,众人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说是于莎莎的父母离婚了,还有人说于莎莎的父亲在日本有自己的家庭,于莎莎充其量算私生女,他当然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离婚不离婚的。
人都是这样的,面对这样美丽的女人,似乎只有为她编造一个或神秘或悲惨的身世背景,才能为她惊人的美找到一个世俗的出口,在一张张嘴巴的添油加醋下,各种令人不齿的猜测纷纷浮现,女孩们一边嫉妒她的美丽,一边唾弃她的出身,而男孩们一边疯狂地想要得到她的美丽,又因为自己所谓的“家世清白”对女孩多了一份居高临下的带着些许鄙夷的征服欲。
对于那些流言,马佳佳是不相信的,她向来知道人在嫉妒心的驱使下最擅长编造谎言,像秃鹫和鬣狗围攻濒死的雄狮,而雄狮不能表现出任何的虚弱和怯懦,不然那些令人作呕的生物就会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马佳佳简直开始怜爱这个美丽的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