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二人没有时时处处以他人为中心,让王志山为两人创造独处的小心思变得多余。
两人的亲和力折服着王志山。他心头的小我自惭形愧。湖水在脚下荡漾,头顶一片湛蓝。不多时,太阳缓缓升上了头顶,让三人多了太阳的温度。
行船在不知不觉间到岸,停靠在了码头。
三人搀扶着,下船后,走了一处不远的村子。
村子不大,却在依山傍水间,显得静谧安详。时间已是上午十时过后,村子多了晨炊的青烟,在枭枭地升了空,变得像是少女般轻柔的苏醒。
三人进了村,在村子找人还算顺利。村子里的小卖部有着醒目而熟悉的标志。一家小卖部前,三人叫出小卖部的男主人。
男主人看到三人,一脸惊愕。很明显,他们是为数不多的税务局人员登门造访。
表明来意,亮出工作证,男主人承认到罗遇春的批发部进过货。董留成请他找出进货的发货票,将带来的发货票存根联一一比对,吃惊不小。发票是真的,开它的人在不同联次中做了手脚。几份发货票联金额与存根不同,成了大头小尾。如此一来,证明举报不假。
二人开出调换证,调取了发票。
剩下花明容一人无事,蹦蹦跳跳,从村头走到了村尾。村子在她眼前舒展开来。在静默中,透着神秘。转了一圈,被小山村的静谧安详折服。小山村前低后高,能将平静如水的湛蓝湖水近收眼底。特别村后一方水田,在背阳的阴影中升腾着水气,透着氤氲的烟云,将村庄包裹在睡意朦胧之中,阴阳之气在空中交合,透着生机勃勃。
二人办了公事,在小卖部坐等花明容归来。
等花明容玩够了,三人动身,出了村子。
没有车子,小山村变得闭塞。问过每天行船靠岸渡人的时间,每天仅有少得可怜的一趟,三人等不了,只有放弃乘船的打算,走路回自己所在的县份。
三人准备到半海乡歇脚后,再作打算,上了路。
一条毛路是小山村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山路沿着下海湖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
山路前不着店、后不着村。日头升高,多了火辣的温度。三人事前没有吃过任何东西,肚中“咕咕”作响,变得饥饿难耐。毛路在久旱无雨的春季,多了齐没脚腂的红灰。三人小心地盯着脚下的步伐,放慢脚步,不让呛鼻的灰尘扬起,仍然像是走在红尘飘扬中。
二人担心花明容吃不了这样的苦,不时回头等她。花明容一路笑意盎然。安仑裤沾满红灰,跟上两人,高一脚、浅一脚地,成了少有的艰难。
走了半天,毛路上没有碰上一辆车,甚至没有遇一个路人。一个弯道过后,前方多了车子过路的声响。循环声望去,是一辆三轮摩托车“突突”喷着青烟,沿着崎岖山路,迎面驶来。车子后头,扬起满天赤尘。
在这样的山路上见到车,而且是一辆摩托车不期而至,多了久违的感觉。像是人烟稀少的村庄上方飘落的炊烟,难得一见。只是很快将是红灰满天,三人对摩托车身后的红尘,敬而远之。花明容嘟囔了一句,“太灰了”,找了块空地,站定,想避开摩托车扬起的红尘灰,由它走开,不想弄得灰头土脸。
可车子到了三人跟前,戛然而止。驾车的人摘下头盔,大声对着前方的人叫道:
“董留成!董留成!”
董留成和王志山则咧开嘴,笑了。花明容一头雾水。驾车人是陈立文。他是董留成的同学、王志山校友,如今在半海税务所成了二人同行,头天晚上接到董留成头电话,前来接应。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三人惊喜交加,相互推让着上车。
一番推辞,董留成将最好的位置留给王志山,上了陈立文背后的坐垫;花明容被请进了唯一的副驾驶兜盒。董留成则坐上了备用轱辘上。备用轱辘说是座位,可不是座位。它是整个三轮摩托车最颠簸、最不安全的地方。不到万不得已,它会弃而不用。一个圆盘的轱辘,硌得屁股生疼不说,车子一开动,行走在如此颠簸的山路上,随时有可能摔下来,摔个人仰马翻。
王志山不肯上车。他提出来要与董留成换座位。
董留成拉下了脸,命令道:
“让你坐哪儿就坐哪儿,又不是梁山好汉排座次!车轱辘你以为谁都可以坐吗?别争了,它可是我老流的专座!”
一番推让,花明容心有所动。她的兜盒成了摩托车最好的位置。为此,她提出来,道:
“我说,你董留成这么大一个胚,身子又重,坐那儿不安全,我人轻巧,你来坐兜盒,我去坐车轱辘,安全。”
一伙人争执不下。陈立文笑了,看向三人。董留成不容置否,少有地发了脾气,叫陈立文上路。
陈立文发动车子,让起了身的花明容只好坐稳自己,再调不了座位。
车子一路尘土飞扬外,驶向半海乡。
一路春光,一路荆棘。车子在崎岖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