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开始,众宾客都汇聚诏铭殿,皇太后一身正红色绣金丝牡丹凤袍,金饰凤麟头面,庄重大气,与武帝正坐主位。
宾客宴席一直摆到殿外,宾臣高声齐颂鸣祝词,震得殿檐风铎微晃。
皇太后望着殿外的大周江山,望着这坚守不易的几十年,望着臣服于宇文世家的群臣,万分感怀。
她从凤座缓缓起身,举起酒盏,“贵宾、爱卿免礼,哀家追随先王见证了我大周的崛起与繁荣,离不开众臣鼎力相助,如今河清海晏,祝愿我大周家国昌荣、万世泰安!”
声音沧桑却稳重,朝臣复议,‘家国昌荣、万世泰安!’
季妙言轻声道,“祝愿天下太平,百姓康乐。”
没有战争、病痛,家人团圆、邻里和睦,这应当是每个国家百姓最质朴的愿望吧。
觉得右侧衣袖被轻轻拉扯,季妙言偏过头,与周戬目光撞拢,“你还不坐下?”周戬眨巴眼睛朝季妙言笑。
季妙言哦了一声,赶紧撩开衣袍,坐下。
御宴菜品精致,果酒入口柔香,乐器叮咚奏响,武帝向皇太后举杯敬酒,宾臣纷纷敬酒言欢,殿内欢腾一片。
一曲奏毕,陈齐两国使臣敬献贺礼。
由顾图与萧闯共同托举着墨石浮雕“福寿康宁”,顾图献上祝词。
北齐和士开同于和将贺礼呈上,一左一右慢慢拉开,一幅百鸟朝凤长寿绣呈现在皇太后眼前,绣线华丽、锁绣工艺精湛。
皇太后连声道好,让宫人收下珍藏。
紧接着和士开又双手奉上一个精巧的锦盒,锦盒雕工细腻,打开之后,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枚晶莹透亮的珠子。
“秉皇太后,这枚东海夜明珠乃老臣多年前出访高句丽时,高句丽赠予老臣,老臣珍藏多年,私心想着老臣乃粗陋之人,不懂欣赏,不如趁皇太后寿辰,一并赠予皇太后,由更懂欣赏宝珠之美者享有,才能体现其价值。”
皇太后笑意未减,但心思通透,这向来邦国礼遇,使臣代君主敬献贺礼即可,使臣私自再献礼,倒不说有悖君主,却是不合邦交之谊。
皇太后一直未表态,场面稍显尴尬,武帝豁然瞥见坐在周戬身边,正襟危坐的孩童,心生一计。
“和王爷之美意,孤代皇太后谢过王爷,得见此珍宝,亦是我皇室之福。不若孤向太后讨道旨意,今日御宴,皇子赟与南陈周将军之子一同入席,孤方才一直苦恼于不能给两小儿些许礼物,讨其欢心,不知皇太后是否准许孤将这稀世珍宝赐予两小儿啊?”
“皇帝既讨了旨意,哀家又岂能舍不得珍宝,只是,夜明珠只此一枚,赟儿同那周将军之子如何讨得啊?”皇太后立马顺应武帝,这使臣私贡,自己受不得,可若是让另外一国插进来,最后还是落于北周皇室,那性质就不同了。
“今日寿辰,只看歌舞太过乏味,不如讨巧玩个小游戏,”众臣都想看看究竟武帝会如何处置这夜明珠,都纷纷看向武帝,“和王爷将心头之物呈于殿内,想必两小儿都歆羡不已,孤将此珍宝藏于殿内某处,再由和王爷即兴赋贺词一首,点明藏宝处,两小儿谁先找到宝物,谁就拥有宝物,如何?”
“好好!儿臣想玩!”皇子赟从座位上跳起来。
众人看向小六子,小六子转过头看周戬,周戬看得出来,小六子眼里透着兴奋也想参与其中,便拍拍小六子肩,笑着说,“去吧。”
小六子开心咧嘴,起身向皇太后、武帝行礼,“臣,陈赫凉中郎将之子周若雲,愿为一试。”
皇太后看着这个不足四岁小儿懂礼有胆识,心生喜悦,“好好好,哀家当真觉得皇帝这主意妙极。皇帝,准备开始吧。”
武帝先让皇子赟同小六子在宫人带领下出殿去,待藏好珠宝,和士开写好贺词,再将两小儿领回大殿。
武帝向身边宫人耳语,宫人当着众臣将锦盒放在两朝老臣孟太傅的座椅边上,用孟太傅的衣袍遮住锦盒。
众臣纷纷低语,“这怎么找啊…得看那贺词怎么写了…”
此时脸色最难看的怕就是和士开了,又要写贺词,又要让小孩子找到珍宝,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罢了罢了,和士开深吸一口气,拿起宫人抬过来的笔墨,洋洋洒洒开始写。
大概半刻,和士开就写好了,那样子得意洋洋,宫人将卷轴拉开呈给众人,武帝朗声念:
锦绣明珠藏
贵人齐聚堂
明君宝相生
芳裙翩舞扬
下上祝寿疆
“好词!都说和王爷诗词造诣高,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可是众臣就不明白了,这么一首词,让那两个小儿来看,怎么看得出锦盒在孟太傅座椅上呢?
和士开想想,也是怕皇子赟看不出来,“臣恳请,由我北齐武仕叁将军来展现此卷轴。”和士开向武帝行礼。
武帝已看出来贺词讨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