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2 / 2)

敢言的赵德昭和赵德芳,见父亲如此情态,憋了半天的眼泪一下流了下来,“咚”的一声跪到在地,一人抱了父亲一条腿,哀道:“父皇!父皇!您没事吧……”

大家都以为赵匡胤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却没想到他还是挺住了。

赵匡胤抬手挥开众人,深吸口气,低头细细打量过自己的两个儿子,又略有犹疑地抬眼看了眼赵光义,最后颓唐地闭上眼睛——神州颠覆、亡国灭种、文明失落——这话何其重呀!与之相比,那靖康之耻都不能使他更上心了。

这是他黄袍加身的报应?

【“当然,公正地讲,把这样重的责任全丢个赵官家们,确实不算公平。如果说赵氏天子作为领头者,占百分之六十的责任,那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个人认为,那就该那些士人老爷、文人酸儒们来承担,毕竟赵宋天子和赵宋臣子们口口声声说的可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此言一出,从大宋至往后的时空一片哗然,辩驳声、哀叹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但是,天幕不在乎。

【“当后人梳理历史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越往前看,文与武的区别其实并不那么明确。”

“当时的大臣,没有那么深的文官与武官的界限,大多都是能文能武。”

“比如,我们亲爱的诗仙李白,他的文学才华旷古烁金,按后世人的想象,李白的形象就是个虚不受补的文人,可咱太白明明还是个豪气干云的剑客,甚至说,私以为,李白的诗中自带的那种豪迈爽朗,与他会武少不了关系。毕竟‘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后世文人,又怎么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把侠客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的绝句?”

“再比如,被宋明清儒往后敬若神明的孔圣人,这些人想象中的孔圣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者,但身高一米九几(九尺有六寸)的山东大汉,他近乎一生都为自己政治抱负和理想满中原奔波,其武力值不说一拳一个小朋友,至少绝不可能仅仅一介无用书生。当然,这么说了,他们也可能不在乎,毕竟以宋儒为首的文人为达自身目的,肆意篡改儒家学说,把儒家变成儒教,先圣看了大概都要问一句:你们自己不会写自己的东西吗?既然改得面目全非,何必要冠上他们的名字,反误了他们清名!”】

有多少前面朝代的游侠为李白这句诗大大叫好,就有多少宋明清的儒生们吐血三升了。

但天幕更不在乎。

【“自宋太宗之后,文武殊途越发明显,好似文人便该弱不禁风,武人便是五大三粗。而也是自宋太宗之后的近一千年,文官地位被无限抬高,武官地位却被无限压制。”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出自北宋。”

“可在秦朝还是以军功才能封爵,汉朝官方还是非有功不得候,非列侯不得拜相。而发展到明朝就已经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样无限打压武官乃至国家尚武的风气,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上至皇帝,下至文官士人,会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他们只是不在乎。赵氏天子为了自身的万世一系、文人士官们为了能独占政治资源,两方携手打压武官,毕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武官才是威胁嘛,所以就可以昧着良心说中原上国当以礼教降服四夷,为了不打仗,卑躬屈膝称臣纳贡都是小意思,‘宁予外邦不予家贼’嘛。”

“倒也让他们达到了一部分目的,虽然苟延残喘低声下气,但文人的天堂·赵宋王朝倒还存活得比辽金更久,天子位置上也一直坐的赵家人,可有什么用呢?”

“宋儒粉饰得再好,后人怀念得还是强汉盛唐,真正武德充沛四夷臣服的王朝;宋儒抹黑得再多,后人仍然敬佩被骂‘穷兵黩武’的秦始皇、汉武帝,因为我们永远怀念的,是华夏所向披靡的时刻。”

“真理只在射程范围之内。文化再鼎盛又有什么用,一场战火灰飞烟灭。当野蛮的民族用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时,运气好是先进文明潜移默化落后文明,运气不好就是亡国灭种文明失落。”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可是近代无数华夏人牺牲性命、流尽血泪,才领悟的真理。”

“所以,当回望历史时,我不得不庆幸,白登之围只是白登之围,不是白登之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