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放下了。下了车,两个人带好东西,和陈富贵说了再见。
关梅领着林之夏开始进城,大概半个小时,身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道路也由土路变为宽阔规整的柏油路,一座座的商铺树立在两旁,路两边大树在地上洒在阴影。
林之夏跟着关梅穿梭进一条稍窄的路,两边也渐渐变为民居,上班嘈杂交谈声,自行车嘶哑刹车声,门口撒水声,交织在她耳边。
她好奇地张望着这一切,那个老人嘴里的泛黄年代此刻褪去所有的故事感,鲜活又有压迫感的跳出来侵占她所视线。
经过政府大楼,面面红旗飘扬在庄重的大门上,大铁门打开,骑着自行车穿着中山服的高知分子们涌入,院子里是一座四层楼高的灰白色大楼,院子里一个个圆形花坛并立,鲜艳的颜色为这座永春市中心建筑物注入生机。
穿过人民广场,水泥糊出的广场没有后世那么精美,中心立着一座碑,刻着几个红色大字「劳动人民最光荣」,周围是零散的老人领着孩子。
两个人走到上次来过的大商店一条街,关梅没有停下,嘈杂人流远去,周围渐渐冷清,最后左穿右转穿进一条小巷子。
走到巷子口,林之夏眼前豁然开朗,这条小巷子里不同于前面的冷清,挤满了人,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充斥她的耳朵。
一个板寸年轻人站在巷口,靠在墙上抽着烟打量来往的人。
关梅走近,板寸年轻人抬手挡住两人去路,嘴上叼着烟开口:“请问今天会下雨吗?”
林之夏一愣,不解地看向板寸男人,这?
关梅没有丝毫惊慌不解说道:“今天不下明天下。”
板寸男人打量两人一眼,视线在林之夏身上超大竹筐停留了几秒,把手放下,退回墙边。
关梅领着林之夏走了进去,林之夏回头望,板寸男人又拦下了一个带着孩子闲逛到这的老头,老头半天说不出来,板寸男人挥手把爷孙俩赶走了。
她收回视线开口:“妈妈这是哪里啊?”
“这里是黑市,是老百姓私下交易的地方。”关梅怕女儿听不懂,又补充道:“大家想吃鸡蛋但是没有粮票的时候就会来这里。”
林之夏点点头:“那刚才在巷子口妈妈是在干嘛啊?”
“这条巷子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只有知道怎么回答的人才能进来,妈妈知道,刚才在和那个叔叔对口令。”关梅解释道。
时不时会有警察鸣笛来检查,巷子口的人一是阻止闲逛的人进来,二就是放风。
林之夏明白了刚才的事,把视线重新投向这条巷子,巷子人多的程度不亚于大商店,巷子边是挑着扁担摆摊的商贩,蔬菜牛奶水果,大米小米肉类应有尽有。
有的地方没有摊位,只是站着人,来人询问就从兜里掏出东西。
关梅找了一处空地,摆开自己的摊位,把腌鱼鸡蛋山鸡一字摆开,再从小竹篮上铺上布,放上自己绣的小玩意儿。
她没先着急卖,而是站起来左右逛了逛,看看这城里的物价。
鸡蛋在供销社六分一个,这里一毛六一个。供销社大米一毛三一斤,这里二块三一斤。小米金贵,优先供给政府,是拿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几块一斤都是有的。
关梅转了一圈,大概心里有了数。城里人生活条件好工资水平高,但每个人的粮票都是限额的,供不应求,黑市的价格也高了许多。
摆好的摊位很快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一个穿着花色衬衫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摊位上的东西开口道:“鸡蛋多少钱?”
“一个一毛八。”关梅比了个数。
“一毛八?这么贵!别人家可都才一毛六!”中年妇女惊到。
“姐,我这可都是山鸡蛋,一般土鸡蛋都比不了,就贵两分钱很划算了。”关梅说着敲开一个鸡蛋给她开,说来也巧,这正好是个双黄蛋,黄澄澄的蛋黄格外喜人。
“哟,还是双黄蛋呢?”中年女人探着脖子敲,她媳妇生了孩子,所以想买点鸡蛋给补补身体,眼见着鸡蛋确实好,第一个还是个双黄蛋,兆头也不错。
中年女人挑了30个,一共五块四。开门第一张,关梅索性送了她两个,中年妇女自然喜笑颜开,连连说下次还来找她。
就这么一会儿,关梅就赚了自己三分之一的月工资,美滋滋地把钱放入荷包。
林之夏坐在摊位上,晃着腿,看着来往的人。
很快是第二位客人,穿着灰色外套的老太太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