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逆书,冒名顶替。”宋知意冷冷吐出这八个字,令在场所有人一惊。贾懿原本低垂着头,听到宋知意此言后也登时抬眼看向他,有些激动地下意识张开嘴,似乎是想为自己辩解,但半晌只吐出个略显苍白的“我没有”。
“贾学正,我初入国子监那一天,是你带着我去见李祯博士的,不错吧?接着,李博士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老师。你告诉我其他博士座下都满员了,而我跟着老师之后为他的才学所惊叹,彼时我还觉得是因祸得福。可现在想来,你那日先带着我去见老师,究竟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面对宋知意的质问,贾懿握紧了被反绑住的拳,喉结上下微微动了下,道:“这只是你的臆想罢了,并没有证据。”
而宋知意并不为他的话所动,只是继续道:“再说说我的老师李祯博士。我前几日才得知他就是在学子中大名鼎鼎的山居先生,他写的《临文杂谈》和《临文漫谈》的手稿我都是在他那见过的。也就是说老师将这两本书交送给书坊刻印后,都会将手稿回收。但他那里并没有所谓《临文散谈》的手稿,所以我不认为这本书是老师写的。”
贾懿冷笑一声,道:“没有见到手稿就能证明不是他写的了?写了这种逆书,不把手稿销毁才奇怪。”
“学正别急着反驳我,若是没有线索,我也不会这么说。”可等了半晌,宋知意都没有拿出东西来。贾懿嗤笑道:“既然有线索,为什么不拿出来?该不会是为了诈我的话吧。前两桩罪我业已认下,你也已经为自己脱罪。可你老师身上的罪洗不清。”
大理寺卿见宋知意立于原地,迟迟拿不出东西来证明,也道:“宋监生,你既说贾懿冒名你老师李祯刻印逆书,那为何又不不拿出证据来?空口无凭,这里是三司会审,不容你随意攀扯,为人开脱。”
宋知意还未答话,一名衙差就从外边快步走了进来,向三位长官道:“有一位江姓学子来了,他自称是顺天府学的秀才,要呈递关于举子起事案的证据。”
“姓江?”刑部尚书凝眉,道:“放他进来。”
来人一袭白衣,宽大的暗纹提花的圆领袍中间系着一条天水碧的绦子,更勾勒出其略显纤细的身段。他的脸庞光洁白皙,让人雌雄模辩,却并不影响他周身的气场,肃肃如松下之风。他从容掀袍跪地,道:“顺天府学秀才江守徽,拜见尚书,卿公,总宪。小人来此是为呈递举子起事一案的证据。”
刑部尚书准道:“起来吧,把证据递上来。”
江守徽闻言,从袖中掏出一沓厚厚的纸来,交由衙差呈了上去。在刑部尚书审阅这些纸张的空档,大理寺卿开口问道:“江秀才,你与宋监生是何关系?为什么要帮他递交这一案件的证据?”
“小人乃金陵人氏,现暂居宋尚书府上,府中主母是小人的姑母,宋监生是小人的表兄。”江守徽说完,大理寺卿点点头,不再说话。
待刑部尚书审完江守徽递上来的那一沓纸,抬头问江守徽道:“江秀才,你所交上来的可是《临文散谈》的手稿?”
“正是。”
“这是你从何处得来的?刑部日前去问询印书坊,坊主声称手稿已经被销毁了。”
“这是从另一名为吉祥书肆的书坊中得来的,不知缘何,此书的手稿流落在了该书坊的老板田长奕手上。”
大理寺卿挑眉,问道:“江秀才,你说这是《临文散谈》的手稿,你既和宋监生是表兄弟,那便不能排出你们二人有互相串通,制造伪证的可能。你该如何证明这份手稿是真的?”
面对大理寺卿犀利的问题,江守徽不急不慌地答道:“此事事发后,我与宋监生只见过一面,且其间并无通信往来,这一点,我想鹤阳郡主是可以作证的。再次便是,吉祥书房老板田长奕也同我一道来了,他现正在外边候着,随时可以传唤证明。”
大理寺卿转向段茫,道:“段茫,在你监视宋监生其间,他可曾与人有过书信往来?”
段茫摇摇头,道:“不曾。”
“好,那便让吉祥书坊老板进来。”
很快,一个带着四方平定巾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的眼神闪躲,看着有些畏惧,见上首坐着三位器宇不凡的绯袍官员,顿感一阵威压,慌忙跪下来道:“小人田长奕,拜见三位官老爷。”
刑部尚书举起手稿,道:“江秀才称《临文散谈》的手稿是在你这里发现的,他说的可属实?”
田长奕听到江秀才三字,有些畏惧的看了一眼江守徽,道:“江秀才是这位白衣公子吗?”
“是他。怎么,他可曾威胁于你?”大理寺卿发问了。
“不曾,不曾,”田长奕连忙摆手,眯着眼睛看了刑部尚书手中的手稿片刻,道:“江秀方才说的是真的,这确实为《临文杂谈》的手稿。”
“大胆,”大理寺卿大掌用力拍桌,道:“你可知这是逆书手稿,官府搜寻多日,你竟敢私藏?”
“不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