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綦与朝曦大婚在即,族里每个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听外出采买东西的姐妹说,今日是洛泠城一年一度的花灯节,明明还不到晌午,街上已经有了许多卖花灯的商贩。
年轻的女孩子都喜欢热闹,听说此事便都有些跃跃欲试,唯有清欢十分安静,并没有表现出有多欢喜,与周围的气氛格格不入。
这时瑾月过来了,让大家放下手头的活儿出去看花灯,还说今天城里人多,嘱咐男孩子们好好照顾族里的姑娘。
姐妹们一股脑的回房收拾去了,唯有清欢还默默的站在那里。
瑾月看见了,走过去问道:“清欢,你怎么不去?”
清欢抿了抿嘴唇,轻声道:“我不爱热闹,就不去了。”
瑾月那么聪明的人,自然不会相信这种解释,她寻思了一番,试探性的问:“我记得你前身去世前就住在洛泠城,你是怕看见自己的家人对吗?”
清欢没想到她会说的这般直白,不由得就是一愣。
瑾月叹了口气,劝慰道:“去看看吧,就算只是远远的看着,总好过你一直藏在心里。”
清欢垂下了眼眸,沉声道:“我不敢面对我娘,爹死后只有我和她相依为命,可我却不争气的早早离去,我怕看见她难过的样子……”
不等她说完,瑾月开口道:“你能逃避一时,还能逃避一辈子吗?清欢,你现在是龙玉,生命何止万年,可你娘还是个凡人,她等不了你那么久。”
清欢听完眼圈就红了。
瑾月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柔和了几分,“去看看她吧,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清欢用袖子蹭了蹭眼睛,笑着说道:“多谢瑾月夫人。”
腊月的天很冷,即便刚刚过了晌午,艳阳高照,空气中弥漫的冷气也让人直打哆嗦。
清欢换上了一件淡蓝色的蜀锦小袄,在姐妹们的催促下拿上披风便出了房门。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清欢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她与大家说明了原由,约定好了回去的时间便独自离开了。
洛泠城很大,赶上今天人也多,所以她走走停停,半天才来到了一处偏远的院子,院子被木栅栏围着,里面错落有致的坐落着三间屋子,是用黄泥土和木瓦砌成的,看起来有些简陋,却也算得上规整。
有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女子在井边挑水,然后蹲下身在旁边洗起了衣裳,那正是她的母亲。
清欢呼吸一滞,下意识的用手捂住了嘴,她离世还不到一年,而她的母亲却仿佛老了十岁,她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出声,可眼泪还是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这时隔壁屋的大婶来与母亲聊天,还热情的邀请她来家里吃饭,母亲笑着回应,并没有拒绝,显然两家的关系极好。
清欢记得她,那是住在隔壁的吴婶,她有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儿,现在应该有七岁了,也不知母亲看见那孩子时会不会想起自己,会不会勾起伤心事。
想到这里,清欢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用力攥住,她背过身去不敢再看,狠狠的吸了几口冷空气,这才让心情平复了下来。
这时有人拽了拽她的衣角,她低头一看,发现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他的衣服有些粗糙,身上却很干净,此时正仰头对着她笑。
清欢认出了他,这是院子里另一户的孩子,好像叫小豆子。
“姐姐,你为什么哭呀?”小豆子天真的问。
清欢慌忙擦干了眼泪,然后蹲下来对他说道:“小家伙,你帮姐姐一个忙好吗?”
小豆子乖巧的“嗯”了一声。
清欢将一个满满当当的钱袋子交给了他,说道:“把这些交给张大婶,让她留着好好过日子,若她问起这钱的来路,你就说是一个戴着面具的公子给的,他们在洛水城见过。”
小豆子眨了眨眼睛,说道:“娘说小孩子不能说瞎话,这明明是姐姐给的,为什么要说是公子?”
清欢耐着性子解释:“姐姐是公子家的丫头,来替公子做事的。”
小豆子这才点头说好,然后抱着钱袋子蹦蹦跳跳的跑了进去。
清欢不敢再停留,透过木栅栏深深的看了母亲一眼,然后转身飞快的跑进了小巷子里。
张大婶闻言出来找人,然而左顾右盼却没见到半个人影,她捧着沉甸甸的钱袋子,唇角微微颤了颤,终是流下了两行泪来。
“公子是好人,是个大好人,可惜了我家丫头,她没能等到您回来……”她喃喃自语,良久才缓缓走回了院子。
黄昏将至,不知不觉开始有雪花漫天飞舞,街上的人愈发多了,孩童们在雪地上跑来跑去,手中还提着崭新的花灯,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清欢一边哭一边走,好看的杏眸已经肿成了核桃,她也是有自尊心的,索性埋着头往前走,谁知前方忽然多了一个人影,她反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