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收到家书,大嫂冬月初生了次子,玲珑的婚事定在出年二月,这个年,苏夫人得在京里照看,大哥也特许回京,和上一年一样,只余赵父和叔父两人在云城,苏夫人嘱赵随夫妻若得闲便往云城探看。
赵随边看信边说,突然打住,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黛玉便抢了书信自看,原来大哥次子赵父定名为“江”,黛玉看后不由笑出了声来。
赵随默坐了一阵,突然说:“也好,说不得这便是江哥儿跟咱们的缘份,咱们以后若不想生了,便将江哥儿过继了来,反正大房过继了大哥,这样两下就扯平了。”黛玉明知他这是故意安她的心,但也觉未必不是个好主意。
黛玉早早便开始做往云城的准备,紫鹃道:“一路上天寒地冻的,姑娘年前年后总要有一次不舒服,不如把汤大夫也带上。”
黛玉道:“去的路上就六七天,云城又有叔父在,不妨。”待看到紫鹃略有失望,黛玉便知不对,正色道:“你也打算跟雪雁一样,等事成了才告诉我?”
紫鹃不好意思地回道:“我正想着跟姑娘商量。”
黛玉道:“那就先说说怎么不嫌人家是庶出的了?”
紫鹃道:“我一个丫头,还挑什么嫡庶,况姑娘那日也说只要本人有本事。”
黛玉道:“你问过他汤家的事了?”
紫鹃点头:“汤家是商户,在当地也是大富,辈辈都妾小成群,许是因了医药世家缘故,生得多养得也多,汤大夫成年的兄弟就十二个。”黛玉知道不光百姓,便是大户人家,生是一回事,生下能养大才算,许多人家只得一个嫡子,并不是只生了一个,连当今圣上养到成年的儿女也只一只手的数,这怕也是多妾之风的一个成因。
听得紫鹃继续说道:“汤家嫡庶不明显,但商气十足,儿子成年后便分到铺子里去,按季扎账,哪处赚钱多便得长辈青眼,哪处钱少上下人等便白眼相看,汤大夫眼见有的兄弟为了利厚做手脚、使手段,一般的以次充好,严重些的半真半假,当归掺独活,首乌加薯干,最多的是在不易分辨的粉剂中掺面粉米粉,更有别的昧良心的腌臜手段。”黛玉知道人参也有假的,看来君子若爱了财,要取之有道真是不容易的事。
紫鹃又道:“他只在家中铺子里做了不到一年,就跟着汤夫人离了乡,家人觉得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也就允了,他打算学了医将来开医馆,只凭医家本心治病救人。”
黛玉道:“你便是看上了他这一条么?只过日子还要脾气性情相投。”
紫鹃便有些腼腆:“他人极好,说话从不大声,和我同岁,见了我也从没当丫头看过,恭恭敬敬的,他师父师娘不在时,也嘘寒问暖。上月,他问我能不能跟他成亲,我只说不能离了姑娘,他说赵将军去哪里就任,他都跟了去做府医,若只在京里,他便在京中开个医馆,我才动了心。”
黛玉笑道:“不是吧,冯家舅爷走时你就动心了吧,说不得更早。终身大事没什么可害羞的,你的亲事做定了,我才是真的了了一桩心事。”紫鹃便不做声了,黛玉心里想着得去信问问冯舅爷,又怕他夫妻现在不在京里。
果然晚些赵随便与黛玉说汤大夫已向他提亲,黛玉只还在犹豫,赵随道:“你这个大丫头原比一般人更会带眼看人,你要相她的眼光。汤大夫也说了他便是看中了她稳重又细致体贴,能给他有家的感觉。我让他先写了家信,毕竟终身大事,再不情愿回家也要得了许可,等那边许了便在此地给他们办了,就不必再送到京里备嫁什么的。”
黛玉虽觉如此最便利,只采买不便,怕委屈了紫鹃,便预备将来回京再补一份好嫁妆,反正紫鹃也不在公婆跟前,嫁妆早些晚些到手关系不大。
在云城过年住了十来日,赵随每日与父亲、叔父谈北境民情军事、考较骑射。云城将领中也有请年酒的,多是赵父和叔父去,这种时候赵随只在房中陪黛玉,黛玉便有些过意不去。
赵随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爱应酬。即便要固人脉,将来接父亲班的是大哥,我无谓做分羹之举。这儿的跑马场比京里还大还好,好马也多,只是军事重地不好带女眷入内,否则,真想带你去跑几圈。”
黛玉笑道:“你自个儿去过瘾吧,我可不上当了,回回到了马上都吓人。”
云城带家眷的将领多是有品阶的,赵父手下有五六个将军,有几家请年酒,因今年苏夫人不在,便都只请了爷们。卫将军家请年酒,这日却是卫太太带着小女儿亲自来送帖子,黛玉虽奇怪,却也按礼节客气地招待了母女二人,原来卫家除了请赵父、叔父,还请赵随携眷赴宴,黛玉便说此行只是尊婆婆之命来陪家中长辈过年,不好随意出门交际,卫太太便不勉强,喝了茶便告辞了。
只黛玉却觉这卫家母女好似借送帖之名专门来一趟似的,尤其这一盏茶的时间里,卫姑娘眼光就没离开过自己,不知这卫家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说给赵随,赵随也不明就里。
次日问过赵父才与黛玉说明真相,原来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