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里,众人穿过热闹的人群,找到一个安静的位置落座。
郑立涛和郑立涵吵着要挨着李青苗,毕竟在先前提亲的环节里,气氛紧张,两小只都憋着没有说话。现在亲事也确定了,还是在吃饭时间,两个小鬼都对未来嫂子很好奇。
四位长辈含笑看着两个小的闹,也就随了他们的愿。但郑立源怕弟妹过于激动,失了分寸,不放心地坐在李青苗的右手边,让两小只都坐在左手边,这样,万一他们闹得太过分,还能够制止。
就这样,李青苗,郑立源和两个小的坐在上菜的这一侧,四位长辈和李大哥坐在他们的对侧。
“没想到,还挺多人来吃的呀。大家都这么有钱吗?”
李母环视周遭的人群,如此的热闹,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哪能顿顿都下馆子呀,大家都是攒久了才来犒劳自己的,今天你来吃,明天我来吃的,才看起来人多。”郑母一边洗漱碗筷,一边为李母解惑。
旁边的郑父、李父和李大哥品着茶水,时不时地搭上几句话,气氛好不和谐。
与长辈的惬意悠闲不同,另一侧的李青苗被郑立涛和郑立涵缠着,一个追问自己身上为什么有甜甜的味道,另一个则八卦自己与他们大哥相亲的过程,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但当她求助地看向郑立源时,对方只是浅浅地笑着,喝着茶看戏,并不帮忙,气的她瞪了对方好几眼。
在李青苗快要招架不住时,上菜了,毫不夸张地说,她松了一大口气。
李母看着被端上桌的红烧肘子,酱牛肉,羊杂汤,清蒸鲈鱼以及一大盘葱油饼,直呼亲家破费了。
说实话,如果不考虑价格,单纯就味道来说是极好的,毕竟除了大富大贵的人家,普通人家一年想吃几回肉都不太容易。
所以,郑父和郑母是完全享受这顿美食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花出去的钱只要值得,就不会心疼,毕竟是双职工家庭。而李父和李大哥呢,对于这顿饭虽略感肉疼,但好味道弥补了一部分情绪。两个小年轻和两小只都只顾着吃了,倒是没有这些忧愁烦恼。
只有李母,一边吃,一边十分肉疼。即使这个钱不是她出的,也跟剜了她的肉似的,这顿饭菜的味道也因心疼钱的原因大打折扣,恐怕她轻易都不会来第二次。
就这样,大家怀揣着不同的心情扫光了面前的菜肴,一眼望过去,桌上的盘子里只剩下一些汁或汤水。
填饱肚子过后,众人才有心思喝点小茶,抿点小酒,商议后续的事宜。
“嗳,亲家,我寻思着,找个好日子,让两个孩子上午去把证给扯了,然后下午请大厨去你家那边摆几桌,请些亲近的亲朋好友吃个晚饭,告知一下大家这桩婚事,你看可行不行?”
郑母喝了几口清茶,去了去嘴里的菜味,又继续道:“虽然是简陋了些,但……。”
她谨慎的没有把话说完,但大家都懂得话中未尽的意思。
“唉,也是。”李母叹了口气,想当年她们结婚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现在委屈孩子了。
“但按照习俗来说,不是在男方家里开宴吗?”
“嗐,就我们家那个筒子楼,能摆个几桌呀,怕不是人都站不下呢。”郑母自嘲。
“在哪边摆宴席,我倒觉得没什么所谓,重点的是告知亲朋好友孩子的亲事,请他们来一起共享喜乐。”
李母想了想,觉得对方的说法有道理,而且四合院这边确实地儿更宽敞,便也同意了。
“那吉日要选在哪天呢?”
“最好是周末,大家都有空。”一旁默默听着的郑父突然插话。
“起码得两个月之后,还得给姑娘打樟木箱子,弹几床棉被。”李父想了想,担心日子定的太早,来不及准备嫁妆,便也插了句。
“对对对,还得准备喜帖、做新衣服,不能太早了。”李母被提醒后,连连附和。
郑母综合大家的意见,翻阅饭店挂着的日历。
“那要不九月初十?是个宜嫁娶的吉日,也正是秋高气爽之时,恰逢周末,而且距离现在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
众人合计了下,觉得这个日子方方面面都挺符合要求的,便就定下来了。
商定好细枝末节后,李母瞥见一旁的李大哥,想到小女儿都要结婚了,他还没有着落,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妹妹都要结婚了,你呢,什么时候有个着落,老大不小的了。”
“妈,人这么多,我们回去再说吧。”李大哥无奈,想把这个话题岔开,不想当众讨论。
但李母怎么会管他呢,李母就是想当着大家的面,让他给一个准话。唠叨了四年,死活不肯相亲,再去认识新的人。就是因为有他这个坏榜样,李母才会在李青苗刚成年时就顺水推舟地接收马大妈的说媒,生怕女儿跟儿子学坏。
不过,李大哥也颇有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