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听到前半部分就觉得窝火的她并不知道,其实对方之后还有半句话,但是她的闺蜜在看到她现在就一副火大的表情后,害怕她又再一次因为火气上头而冲动行事,就擅自主张的把后半句话给吞下去了。
那没有告诉她的后半句话是——
“再说了,都过去这么久了,鬼记得她长什么样子啊。”
显然跟上一次自作主张的判断不同,闺蜜这一次的隐瞒是正确的,正因为她不知道这后半句话,所以她才能够耐心听完后面的对话。
大概是因为前面几句话的交谈太过“槽多无口”,不由得让闺蜜重新回想起上一次那糟心的传话过程,也让闺蜜终于想起来她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不想再一次传话。
明明都已经有了那么深刻的“教训”了,为什么来之前没有想起来呢?
——跟她交流到底是有多么“痛苦”这件事。
因为上一次传话得来的“教训”,闺蜜在那次之后深刻反思过,最终得出结论:
——如果要跟没有脑子的人聊天交流,自己最好也要丢掉脑子才行,不然的话到时候要是认真起来,最后觉得头疼无语的还是自己。
在痛定思痛之后,她决定遵照上一回得出来的“教训”来行事:跟她谈话要丢掉脑子!
果然在丢掉脑子后,她们接下来的交谈就显得比刚才流畅多了,虽然听起来也显得更加不知所以就是了。
没办法这是说话不过脑子的弊端,但为了能够顺利交流,这点“弊端”就先忽视好了。
于是,她们后面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知道她找你是为了什么吗?”
面对闺蜜的问题,对方的回答是:“不知道。”
而且不是光一次这么回答,是连续三次都这么回答。
“你知道班长跟她女朋友吵架了吗?”
“不知道。”
“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吗?”
“不知道。”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呀!”
连续三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不知道”,这让闺蜜有些气急败坏,但换做是别的什么人,连续三次提问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恐怕都会觉得生气。
但没想到面对闺蜜的气愤,对方终于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但却不是想象中正儿八经的回答。面对闺蜜带着怒气的质问,对方反而一脸好奇地反过来问道:
“可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哈?”听到对方的反问,闺蜜诧异极了。
面对自己的提问一直回答“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还说什么“可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你听听,在知道真相的人看来,简直快要让人气笑了好吧。
说什么,可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亏你说得出口啊!
拜托,他们吵架的理由就是你呀!
但是还没等她把这些话说出口,对方就又一次问过来:
“话说她们之间吵架跟我有什么关系呀?”
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