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三花儿现在已经长成了一只胖圆球,在院子里弹跳撒欢儿,好似有这用不完的精力。
一个人在家,许知夏便简单下了点冻存在冰箱里的水饺应付过去,便开始加班加点地搬砖。
所里因为年节而积压的活有很多,大多都是些资料规整的琐事,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实验安排或者预期与实际差距太大需要调整方案的麻烦事。
许知夏如今依旧只是助理,平常遇到要独挑大梁的情况很少,但孟归鹤有心想让许知夏多了解一些,便把一些私人接下的活安排给了她。
电脑屏幕发出幽幽的灯光,将最后一份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后,许知夏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倒了一杯牛奶。
她也懒得去加热,三两口喝完便直接漱口休息。
一觉天明。
*
孟归鹤与虾厂的商谈安排在上午九点,许知夏一早便心神不定地看着手机,好不容易等到近午饭时候,才终于传来合作顺利的好消息。
新拉伙的虾厂刚因为临时工在虾池里投放氧气不足而损失了几池子的明虾,老板正发愁着这一个窟窿洞要怎么填上,孟归鹤便拿着条件优渥的意向书前来洽谈。
有文青山作为项目的主负责人且技术顾问,又搭着京都与海市两省联合的名头,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老板,很难拒绝掉这个馅饼。
耽搁两年的项目重新启动,几乎是审批申报上去的瞬间,远在海市的许知夏都收到了不少人的旁敲侧击。
有想来分一杯羹的,同样也有泼冷水的。
没有人去低估梗在海产行业的虾体硫化安全问题解决后,将对这一整个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大多数人对久病成疾的食品业早就心灰意冷,没人乐意去当破冰的先手,也同样不甘于被旁人抢先破冰上岸。
但在审批结果正式下来前,研究所的动乱算是进入了冰封时期。
许知夏转正后便搬了办公室,搬去和沈乡江故一间,那两人最近忙着饲养一批身价非常金贵的基因敲除小鼠,因此大半的时间都在动物房。
办公室门被敲响时,许知夏还以为是那群时常来找她传授助理经验的小孩们,谁想是孙志找了过来。
自从孟归鹤将一个油水颇丰的项目交给他负责,许知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三楼碰不到他人。
每次遇上,孙志都在实验区赶进度。
“小许老师,我想问一下那个关于虾体硫化的项目……”孙志进来前往走廊处看了看,将门阖上后,又因为一时没有将语言组织到位而有些磕绊。
良久,孙志才问出口,“孟老师,他把握大吗?”
他又觉得这个问题以他们的关系来说显得冒犯,整个人便局促地站在门边上,视线躲闪。
“很难,胜算不大。”许知夏没有生气,实话实说。
孟归鹤对孙志的评价极高,她便也愿意去相信以孟归鹤的眼光,是不会看错人的。
孙志的前来确实在她意料之外,可细想,又能够理解他如今处境下,总想去寻求两全之法的态度。
许知夏摊了摊手,“尽人事,听天命吧。”
“小许老师,如果,我是说如果……”孙志面上露出纠结,“如果不是很顺利,有困难的话,可以和我说一声吗?”
孙志没有透露太多,他很快就走了,这个插曲许知夏并未如何放在心上。
*
临行前,孟归鹤一行人在虾池边与虾厂老板合了影,那张照片作为两省重点项目图像资料,立刻在官网登出。
相关的媒体和记者闻着味火速赶到虾厂,担心孟归鹤一个人搞不定这架势的文青山重出江湖,吸引了一大波媒体火力。
虾厂的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没什么经商治理的头脑,单纯地啃着上一代留下的产业,还越啃越少。
眼见厂子突然火热到像是加满了柴的烫炉子,他眼睛都冒了光,当即在脑袋上抹着厚厚的摩丝,充当成功人士。
老板非常乐忠于在每一个镜头前面晃一下,打出他们厂子的招牌。
许是视频里既严肃至“食品圈大牛”文老对国内海产局限忧心忡忡,又有摩丝男老板捧着虾厂招牌宛若活宝。
热度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