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最大的一个岛屿,而湖心寺曾是宋代“明州四大律寺”之一。当然它现在只是一个遗址,而且大门紧闭,在绿竹掩映之中,散发着寂寥的气息。
苏晓看着院墙上的简介,“这湖心寺后头原来有座袁氏家祠?”
“是的,西门袁氏。”秦复颌首,“西门袁氏曾是古时候的明州望族,袁子诚是西门袁氏的始祖。北宋灭亡后,时任临安知府的袁子诚随赵构南渡,继而定居宁波。袁子诚死后,他的女儿买下花屿三百多亩田地,捐给了湖心寺作为广生田。寺院感激她,就在寺内立了一个袁家祠堂。后来,这个祠堂就成了这一脉袁氏的家祠。到了南宋末年,袁氏出了一个抗元大将。”
“袁镛吗?”苏晓不太确定。
“就是他。”秦复摸摸她的头,“袁镛英勇就义后,牌位被请进了袁氏祠堂,承担着保偌袁氏顺风顺水的重要任务。哪晓得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兵部尚书张时彻看中袁氏祠堂这块风水宝地,他见彼时的袁家式微,便强占了这祠堂。”
“这还得了?”苏晓皱眉,“别说在过去,就算是现在,这件事也是顶了天了。”
“是啊,所以袁家立马和张时彻打起了官司。但奈何张时彻位高权重,这场官司愣是扯皮了几十年,直到张时彻卸任,袁家才胜诉。”
“后来,祠堂那块地还给袁家了吗?”
“并没有。”秦复苦笑,“张家赔了袁家一笔钱,让袁家在别处买地重新修了祠堂。”
“想必新址远远不如花屿。”
“是的,所以这一脉袁氏再无大的起色。”
苏晓笑了,“我们能否多讲点科学?或者人定胜天之类?”
“我从不相信人能胜天。”秦复摇摇头,“人只能顺天,当然这要讲悟性。”
苏晓想起这些年遇到的人和事,不由得点了点头。
秦复问:“月湖桥在前面,我们去看看吧?”
苏晓顿时想起那个梦。
梦里,宋晚云把她推下了月湖桥………
秦复低下头问她:“晓晓,发什么愣呢?”
“没什么。”苏晓微笑,“走吧,我们到桥上看看。”
他们上了月湖桥。
到得桥上,秦复说:“上次来宁波,我和蕴华也逛了这座桥。短短一个月内,竟然来了两次。”
“我总共来过两次。”苏晓望着碧绿的湖水,“上一次是几年前和思楠来的,第二次是和你。如果梦里那一次也算的话,那就是三次。”
“是指梦见晚云的那一次吗?”
“是的。感觉特别真实,就像我在现实中见到她似的。”
“她跟你说话了吗?”
苏晓摇了摇头。
秦复揽着她,指着湖西方向,“月湖西面是偃月街,晚云家原来就在那附近。”
苏晓想起李秀龄之托,于是问:“月湖里是否有一所宁波二中?”
“是的,晚云就是在那里读的高中。”
蓦地,苏晓生出一个问题:应该让秦复知道李秀龄的事吗?
“不能让他知道!”
这声音似在耳边,又像是她大脑中的一个意识。
秦复拍拍她的手,“晓晓,怎么了?”
苏晓回过神来,“能去宁波二中看看吗?建在湖中小岛的学校一定很浪漫。”
“我原本就有这个安排。”秦复笑了,“走,我这就带你去。”
他们走下月湖桥,从东边出了月湖公园。路边,他们的车子早已待候在那里。拉接着他们坐上车,绕了南月湖一圈到了月西畔,进入了宁波二中。
宁波二中是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始建于一九一二年,历史悠久。它座落于宁波市月湖南端的竹洲上,绿树成荫,四面碧水环绕,环境十分优美。
今天是周六,校园内十分安静,秦复与苏晓一行人得以慢悠悠地在校园里闲逛。学校不大,没用多少功夫,他们就把校园逛了一圈。
苏晓拍了几张学校的照片。
现在,他们站在学校北面临湖的栏杆前,自南向北遥望对面的花屿。此时已近下午五点,金色的夕阳将一池湖水染成了玫瑰金色。轻风拂过,湖水漾出缕缕波光,好似涌动着的丝绸。
苏晓望着这美丽的湖水,发自肺腑地说:“真羡慕秦涛妈妈,能在这美丽浪漫的学校上学。如果我能在这里读书,我可以一辈子不毕业。”
“真是孩童心性。”秦复摸摸她的头。
“实在是这里太美了。对了,月湖的讲学历史应该很悠久吧?”
“没错。”秦复背对月湖看向眼前的教学楼,“早在一千年前,竹洲就是文人墨客讲学之地,堪称浙东的学术中心,多间书院曾经在此起落。一九一二年,竹洲正式创办现代意义的学校,也就是‘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堂’,从此开始书写宁波二中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