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长歌> supplement 14 谜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upplement 14 谜底(1 / 9)

“万世之泽,孔贤论大小。

日日垂光,浮云蔽明灭。”

谜底是太阳。

这个谜是宇文成都出的,我觉得难度是不大的。“孔贤论大小”对应的是《论语》中的“两小儿辩日”,“万世之泽”则说明了太阳普照万物。有时候喜欢用“泽被天下”来形容君子的仁爱与宽厚。我觉得“太阳”这个意象其实是很称他的。他的周到温和,对于天下人的关心,某种程度上的政治理想,他身上的正能量,以及他非常正的形象,都是能够用太阳来形容的。

“激会千尺浪,浮鹏上九霄。

树动牗自合,郊宴乱烛影。”

谜底是风。

这个谜我没有纳进“谶言”里面算,这个上联应该是成思当初还很狗腿的时候写的,这个时候被皇帝拿出来就具有一种调情的味道。他知道谜底,宇文成思当然也知道。至于宇文成思当时写的背景,这是她用来表明心迹的一种方式,一面给当时的晋王送不带剑鞘的短剑,是希望晋王不要因为猜忌束缚她的手脚,一面写两句诗表明忠心。她说我要像风一样,搅浑南地的水,迎上千尺浪,千尺浪在她眼里应该是当时晋王的政敌,包括后期的一切困难,我还要扶助你直上云霄。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人眼里,这个鸟雀飞翔应该都是风托起来的,我觉得《逍遥游》里面对于这种上升的想象就描绘地比较充分。现在我们当然知道是伯努利原理啦,但是暂时的放弃科学,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的话,我觉得这么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你不能让成思告诉晋王说,鸟雀能飞跟空气流速有关系。一方面又恭维晋王是“鹏”嘛,另一方面风具有什么特征呢?风是没有痕迹的,这同时也是对于成思的写照。

“鸣音躁人心,秋凉悄不闻。

清凉解暑热,始自新泥中。”

谜底是蝉。

前一句非常直白,“清凉解暑热”的解释如下:蝉是可以入药的,其药效在于解风热。“始自新泥中。”则是说蝉还在幼虫阶段的时候是在地下的。我觉得宇文化及是最复杂的一个人,按照小说中的形象看。他在奉行改革,削减士族的利益而利百姓。但是他又是个疯子,不能纯粹地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写谜语的时候,他明明能够用一句复杂的话来说,却选用了极其简单直白的方式。我个人觉得是对于他这个形象的补充,就是他只事一心的偏执与单纯。我觉得蝉这个意象和他也非常搭。蝉是一个轰轰烈烈的生物,整个夏天都非常吵闹,这和宇文化及的隐忍与沉默造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觉得又不得不承认,他以自己为棋的方式又的确非常激烈,非常浓墨重彩。“始自新泥中。”也有一点点暗示。蝉这种生物嘛,有些种类甚至是要在地下过个十几年才会出来的,我觉得这个人物像蝉的一点就是,为了一个夏天,他应该比蝉忍受了更久的黑暗。

“逆时生葳蕤,凝云一抹红。”

谜底是红梅。

其实已经说过了,成思不算是顺应那个时代绽放的花朵,但她有她独特的美丽。以及,我非常后悔这居然是个言情小说,我后悔,我检讨,为什么能把那样坚韧而独特的美丽关进温室里,她那样的人居然会为了一个男人心甘情愿地画地为牢。她本该是风雪中的寒梅,她能看破“我是谁取决于我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也会说“生死且不顾,清白安足惜”,这种战争背景下的豁达、坚强、果毅、豪迈与决绝,何其美丽!我现在不知道该说这么牛的东西居然是我写出来的,还是diss自己放弃了这么惊心动魄的美丽。俗人啊,俗人啊。

我会改的,我一定会改的。

我个人觉得成思不算是成长型的人物,从一开始到最后,她都是狡黠的,但在一群最聪明的人里面,显然她的智商并不是封顶的。不过有两次比较大的蜕变:第一次是成思知道为什么要读书的时候。就其实我相信大多数的人应该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觉悟,所以对于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可能是意识到这件事情可以为自身带来收益的时候,比如说,小时候老师会对所谓好学生有一定的优待,他们可以更自由地挑选座位什么的。我觉得成思第一次的开悟的起点可能会比我高一些,这也是她,从对于别人对她兄长的期待和器重都超过自己的不服气,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内化的思考,她思考的结果是因为她不如兄长聪明,怎么能变得更加聪明?读书。我个人觉得,这也应该是她从这种不服气,逐渐转变为有一点点野心开始。这种野心可能是想要夸赞,想要钱(她那个时候确实蛮想要钱),想要认同,想要听一次来自于别人的欢呼。这个心路历程和我还蛮像的。小时候就想上清华还是北大,惊艳一下给所有人看,当然清华和北大都没有考上就是后来的事情了。第二次的蜕变应该是和楚布打架的时候,她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打不过就跑。这应该是对于家国情怀的萌发,但这个家国情怀直到大结局都没有萌发出来。因为成思得是个少女,具有少女心性。这并不是出于一种少女崇拜,(在一些人眼里,比如贾宝玉,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少女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