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半大少年突然闯入,打破小园的安静平和。他们与小孙望大致同龄,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拥在小轩台基下,口中叽叽喳喳,喊着“小郎君”,“小衙内”,或者干脆直呼“孙望”。
小孙望不假思索放下笔,跑出轩门迎接,欢喜道:“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翻墙来的!天气这么好,出去玩呀!”
“李待诏正在南郊写生呢!”
小孙望亮起眼睛,看向亭内另一位小郎君,道了声“哥哥”,虽是征求他的意见,但已然喜形于色,是知道他一定会同意。
令哥哥的兄长?似乎名端字子实,大令哥哥五岁,已高中进士,入了仕途。辜舟想起苏轼提过的“高邮孙氏二春衫”。
孙端温声道:“去吧,阿望,父亲来了哥哥帮你挡着,但要早点回来。”他仍端坐读书,并未停笔。
桃花簇簇开在嫩叶之间,花叶尚含宿雨,上有一只肥嘟嘟的山雀,歪着脑袋,好奇地左右张望。小孙望手持画笔,几番点染,便把这盎盎生机搬到绢扇上。
旁观者纷纷拍手叫好,紧挨孙望的一位老者拈须大笑,道:“只怕不出两年,世人便只知孙小郎君,不知我李待诏啦!”众人哄然一笑,孙望赧然自谦。
夕阳西沉,兴致正浓的孙望蓦然意识到天色已晚,忙告辞众人跑回家。然而已于事无补。步入宅门,远远便见厅堂灯火通明,父亲正静坐其中。
天空忽然响起一声闷雷,小孙望双腿颤抖,缓缓走入厅堂。
他偷眼看向站在父亲身旁的哥哥,哥哥担忧地回望,示意他父亲已然知晓。他呆怔片刻,倾身一揖,颤声道句“父亲”。
哗啦一声,几把绢扇被扔到孙望脚下,惊起门外一声霹雳。
辜舟被吓到,惊疑地看向孙觉。
“得意忘形,玩物丧志。”孙觉评价。
小孙望眼中泪光闪闪,却不敢辩白,提起衣摆跪下,道了声“儿子知错”。
“错在何处?”
“错在……不该在温书时三心二意,不该……贪图玩乐……”孙望不时咬一下粉嫩的下唇,咽下自己的哽咽,尽力维持口齿清晰。
辜舟不觉得孙望有何错处,她只想抱抱此时的孙望。
“士以天下为己任!”孙觉起身走向孙望,厉声道,“你连读几本书的毅力都没有,整日跟几个匠人混在一起,玩弄些雕虫末技,如何经国家?如何定社稷?如何利万民?”厅堂中白光一闪,雷鸣声惊天彻地劈在孙望耳畔。
“屡教不改,冥顽不灵,今日为父定要重重罚你!来人!”
“有!”堂内突然现出两排衙役,手持水火棍,在地上重重一戳,齐声高呼。
孙端忙上前,对孙觉一揖,道:“父亲,阿望他还小,一时有玩心也在常理之中,他现在知道错了,以后定不会再犯,父亲宽恕他这一回吧!”
“嗯。”孙觉脸色缓和不少,坐回太师椅,接过孙端递来的茶盏,道:“看在你兄长的份上,今日不打你。”他抿口热茶,“但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你。晚上去祠堂守夜,天不亮不许出来,虔心反省。明日此时,为父检查你《孟子》的功课。”
“是。”孙望俯身领命。
雷声滚滚,窗外大雨瓢泼。闪电忽焉而至,把祠堂的灵位照得惨白,悠荡的烛火照出堂内的幽暗,帷幕、桌凳、窗棂缝隙,均被暗影笼罩。
辜舟感到一阵森冷,浑身打个寒噤,想着这就是书里经常提的祠堂吗好可怕。
小孙望显然也在害怕,跪在蒲团上瑟索,一边环顾四周,一边伸手摸到一只蒲团,拥在怀里,又紧闭上双眼。
突然,吱呀一声,身后一直在咣当作响的堂门尽数洞开,狂风终于得赦,裹带雨啸雷鸣灌入堂内,吹散孙望的发丝,掀起的发带拍打他的脸颊。孙望小心放下蒲团,站起身,眯着眼睛向门口走去。
光电忽闪,刺目的亮让孙望失明一瞬,再次恢复视力时,他的眼前出现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
“啊——!”辜舟和小孙望同时大叫。
男子张开双手伸向孙望,动着干涩的嘴唇,幽幽道:“郎君……”
“程烛?”辜舟认出他。
“你利用我。”程烛眼睛流出两行血泪,“我对你一片赤诚,”他掐住孙望幼嫩的脖颈,“你为什么利用我?”他双手猛地收紧,漠然看孙望在手中痛苦挣扎。
“令哥哥!令哥哥!”辜舟奋力摇晃孙望。
孙望豁然惊醒,唇齿微张,浑身颤抖,耳边仿佛还留存狂风暴雨的声响。他望着屋梁,恍然良久,方记起自己身在何处。
“你做噩梦了。”辜舟轻声道。
“是梦……”一滴泪珠从眼角滑落,“好真实的梦……”孙望喃喃,他看向窗扉洒进来的月光,怔怔道:“父亲,您也觉得儿子做错了吗?”
“令哥哥,你没错!”辜舟想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