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秀真的顾不上矜持,当即直白地显露了不屑:“我母亲可没有认寄亲过。怕不是这二位小娘子喊错了人。”
这男人指着金念向众人道:“忘了说了,我们夫妇是这孩子的爹娘,当年家中遭难不得不送养了幼子,承蒙贵府代为照养多年。如今家中有了起色,我们为父母的终归是心中有愧,于是亲来接我儿归家。”
金念眼泪刷刷往下掉。
自己已寻到了亲生父母,那么是不是没有理由继续留在金家了?
虽说他也曾好奇过亲生父母的模样,可金家抚育了他六年,自是在他心中强过徒有血缘的陌生人。
那自称娘的人见他哭连忙安慰着:“好孩子?是不是要跟爹娘回家了,舍不得金家的干爹干娘?没关系,我们两家会当亲戚继续走着。你想来孝敬他们,便也能时时来看。”
装的好一手“真心大度”!
在二楼扫洒的几个临时女工也早已下来在一旁瞧着热闹。
更有甚者,遭了这言语的蒙蔽,直直地夸起这女人知情讲理起来,在一旁叫感动得抹起泪。
金母仍未出声,不说去报军巡铺,连遣人去前头铺子的吩咐都无。
金父若离了店来管此家事,往后传起来,像是家中出了个大篓子。可是金母一人主持这事,在世间人眼里,这只是一件内宅的纠纷小事。
金秀秀很快反应过来,金念还小,此时当他面解释争执并无益。众口铄金传来传去,只凭白的叫那两夫妻得了可怜反被同情的名。
可是,堵不如疏。不叫金念亲眼见一见人心的险恶,难保他不会因亲缘有遭人利用蒙蔽的一日。
她低头同金念说着:“五弟弟,待会儿大人说什么,你都不要往心里去。姐姐陪你在这一同瞧一瞧,看来者是何人?存了何意?”
铺子收尾的事情多,陈妈的男人吴伯这时才带着个雇工送完一单货赶回。
见多了帮手,还未等他们二人的身子完全入门,陈婆子已经直起腰杆。
金母方才同她和吴婆子低语了几句。她们便懂得了有些话金家人说不得,但她们说得!
打在前头的吴婆子首先问着:“听你们二人口音,一口临安官话,现下皆是临安城内人?既有送养之子在城内,为何早不去寻?我们家里头,可不曾有什么人家父母亲送的抱养之童。”
金秀秀感觉好笑,吴妈妈是有着一张真真的利嘴,骂着那一看就是不安好心的两夫妻,却叫旁人说道不出话来。
那女人哀哀戚戚地哭着:“方才说了,我家中是遭了难!这才不得不送养的孩子。手心手背皆是肉,你看我家连两个女孩儿都养下来了,若没什么理由,能抛弃我的独生儿子吗?”
他们的女儿,衣裳看起来是大了些,瘦是真的瘦,不过个头均高出了金念一截,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头发上甚至还簪了几朵小花。
旁边的扫洒女工私语着,开始信了他们是极爱重孩子的人。
陈婆子拉了男人与她一起护在主家跟前。
吴伯旁的雇工已感觉到不对:“念五小郎君,不是洵三郎从河里救上来的吗?何来送养抱养一说?”
事情过去多年,经这雇工一提醒,旁的人才有了些记忆。
金秀秀松开金念,行至吴婆子边与她轻声说了两句话:“吴妈妈,劳你速去河边陈家打铁铺,务必请了他家夫妇其中的一人过来。”
她又悄悄同金母说:“母亲,我去铺子叫父亲遣个老伙计来家中搬货,耽搁了送货时间就不美了。”
她与吴妈妈并肩走了出去。
来认亲的夫妻神色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唯恐她们要去报官,伸出手又无理由阻拦,只得放下。
他们不知金家爱子真切,为的金念少遭些流言蜚语,实则想将此事尽可能低调地处理好。
一女工惊呼:“我想起来了,当初相帮孩子来金家的,正是桥头的铁匠陈夫妇。我去他们家买铁锅时,还听得那娘子同旁人话了几句。说是一个进京述职的大人恰逢一对外地口音的夫妇因嫌子多养不活而投水弃婴。”
陈妈妈接着问:“你们二人唯二女儿?”
那女人支支吾吾:“我自然……是还有个儿子的……”
旁的几个女工窃窃私语,发觉不对:“为何刚那女人说这金家五郎是独生儿?”
金母笑呵呵地搂过独站着的金念,朝大伙说:“都在此处站了那么久,不如进到里厅坐吧。”
雇工拒绝着:“夫人,我还要运货……”
陈婆子的男人吴伯机灵,按住他低声道:“事情应分缓急轻重,金员外现下在店里,我们先把这里的场子照看一二。”
金阿娇张罗着招待众人,大家在正厅里都寻好了自己的座位。
金母才不紧不慢地开口:“你们二位现下谋了什么活计差事?怎不见你们的儿子一同过来?”
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