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无话可说,气氛一时低迷。
姜芜也知道,他说得对,江源镇只此一家丝行,说不卖,只能作为一句气话说说罢了。
怎么能不卖呢?饭要吃的,肥料要买的,欠下的债还是要还的。唉!英雄尚为五斗米折腰,一钱逼死庄稼汉哪。
众人私下议论了一会儿,距离江源镇最近的芙蕖镇,摇过去也需要半天的水路,现下想去也不现实,况且,那芙蕖镇的丝行掌柜,也是个吝啬的,摇过去也不一定会卖得好。
王掌柜正是拿准了这一点,他满脸有恃无恐。
刘家安看着他,又试探地问:“王掌柜,能再抬高一点吗?”
“抬高一点,你说得倒轻巧。掌柜也不容易当。抬高一点,我还得亏损,谁肯干这种傻事。”
即便知晓他在昧着良心说假话,众人也只能连连点头恭维。
眼见众人如此,王皮捻着稀微的胡须,终于松了口,他慢慢悠悠地说:“最多,干茧涨二十文,蚕丝涨四十文。”
村民们无可奈何,但这已是能争取的最大利益。
此时已接近晌午,王皮从柜台上起来,走到最前方的竹筐边,掀开白布,挑剔地查看后,慢条斯理地拿出银子,数过几遍才丢给村民。
看着他这副做派,姜芜皱紧了眉头。
刘家安是第一个拿到银子的,他家今年的缫丝情况不错,足足有六筐,两筐干茧四百四十文,四筐蚕丝一千二百八十文,加起来都快有二两银子了,接下来还有两批春茧和两批秋茧,若是能再保持今日的筐数,到那时,应该能挣个八两银子。
如今的粮价六百文一石,八两银子虽听起来不算多,但也能让本就花销不太大的蚕农勉强温饱。
前方过秤的竹筐被抬去丝行后院,姜芜回过神来,马上就要轮到她了。
“自己掀开吧。”王皮走到她的跟前,漫不经心地指挥。
姜芜默默弯下腰,掀开白布,露出里面的蚕丝。
她排在最后,清水村众人只待她结束,好一同回去,所以此刻都在看着她的动作。
随着白布掀开,原本还有两分吵闹的堂内逐渐没有了声音,变得十分安静。
姜芜抬起头来,有些不明所以。
过了好一会儿,王皮面带震惊,第一个开口说话:“这是你养出来的?”
“自然。”姜芜回应他,同时也感到奇怪,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村民们看着她,似乎带了几分震惊和艳羡。
随着姜芜话落,堂内传来了齐刷刷的吸气声。
姜芜更懵了,她不知道的是,她这筐中的蚕丝,是品质极好的一种,唤做白玉蚕丝。
“太好了,太好了!”王皮大喜过望,先前不屑的表情全都消息,他立马慈爱地看着姜芜,就像是在看着个金疙瘩。
姜芜不明白他的反应,不过看他这变脸如翻书的速度,她不想评价,只是默默往后退了一步。
王皮丝毫不介意,他满脸堆笑,可不就是金疙瘩吗?他心里已经打起了算盘。
不可否认,他是个十足十的奸商,半月前,那京中贵人,宋家两位公子,正是回来寻白玉蚕丝,宋大公子还曾来过他这丝行一趟,可惜他也多年没有收到过了,不然定能大赚一笔。
临走前,宋大公子开了口,若是能替他寻来,那便十两银子一筐。
眼下足足有六筐啊!还有四轮蚕季,若是眼前小姑娘能次次都拿来她这里,那就是三百两银子!王皮觉得是他那奸商爹在天保佑,这不就是瞌睡来了递枕头么!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平静地表情:“姑娘如何称呼?”
“姜芜。”
“姜芜?姑娘这可是个好名字啊,一听就是有一番作为的人。”他客套道,“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姜芜可没在意他说的话,她看了眼村长,只见他欣慰地点了点头,便和王皮走到一边。
“王掌柜有何贵干?”她疑惑地问。
“姜姑娘,是这样的。”王皮眼露精光,“你这蚕丝极好,我也不瞒你说,有人近来到江源镇,就是急要你这种品质的,至于出价嘛,”他顿了一下,伸出几根手指,“是这个数。”
“三两银子?”看着三个指头,姜芜不确定地问。
“正是,正是,姑娘真是聪慧。”他笑眯眯地应答,只差没把“我从中赚了很多差价”几个字写在脸上。
姜芜静默了半晌,颇为无语,身为现代人,谁都知道砍价对半砍这个道理,这发量稀疏的王皮,想必砍了不止一半,实在是个不讲武德的。
她故作不知,问:“那掌柜的是想?”
王皮心中一动,对姜芜这呆愣地模样,十分满意,“我想从中牵线,给你二人促成这笔生意,至于回报嘛,姑娘拿去二两银子,留一两给我老头子就好。”
“啊!”姜芜感激万分,“这怎么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