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1 / 3)

看着朱元章远去的身影,黄肥犹豫了一下,赶紧小跑着跟了上去。

明朝皇太子朱标,据说是史上皇太子位置做得最稳的太子。太子东宫的属臣都是朱元璋亲自给他安排的,这些人也同样是朱元璋看重、重用的文臣武将。也就是说,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用的是同一套班底。

根据明史上的记载,朱标此人以仁厚、宽和著称,特别是南明的那群文人,对懿文太子那是赞不绝口。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明朝文官盛赞的皇太子,明初四大案,他亲手办了三个。洪武九年整顿吏治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这些牵连甚广的洪武三大案可都是朱标经办的,据说他还提出了要诛三族的话。

这样一个猛人,竟然还能得到一个宽厚、仁善的好名声,而他的好爸爸和四弟却在同一批人口中都是暴君!了不起啊,了不起!

只是否管他手段有多了不得,他都要死了。

黄肥跟着朱元璋身后进了太子寝宫,见到了这个在后世名声很受推崇的懿文太子。他看起来确实要不好了,脸色青白,眼神涣散,呼吸微弱、看起来也就这一两天的样子了。

朱元璋坐在床前,握着朱标那因久病而骨瘦如柴的手,一边叫着标儿一边流泪。寝宫内宫妃、孩子、太医跪了一地。

“爹,儿子不成了……孩儿不孝……咳……实在是撑不住了……”朱标流着眼中含泪,嘴唇蠕动,声音微小的有如蚊子低鸣,若非黄肥喝了灵泉水后,耳聪目明,都听不知道他在说话。

“标儿!你一定要撑住,不就是落水得了风寒吗?现在咱是皇帝了,有全天下最好的太医,一定能治好你的!以前咱还没当皇帝的时候,生活条件那么艰苦,每天还在行军打仗,受了伤,有个什么头疼脑热,你们二十几个孩子还不是活蹦乱跳、皮实的很?如今,咱们是皇帝和太子,怎么就会不成了呢?没事的,爹会让太医治好你的!”朱元璋说着冷酷的看向地上的那群太医。

“太子的病,朕让你们给我好好的治,你们治不好太子,是要等着和咱标儿陪葬吗?”

“皇上饶命啊!”求饶声此起彼伏。

落水?!

一听到落水这个词,黄肥就一激灵,这后世人谁不知道“朱家皇帝易溶于水”这句话。

关于朱标的死因,后世有说他死于风寒的,也有说他是死于落水。

据说,懿文太子朱标才是他们朱家第一个溶于水的人!后面才是明武宗朱厚照,和明熹宗朱由校。就连道长嘉靖皇帝也落过水。

至于太子朱标为什么会被落水而亡,《明史》中用了一句话告诉大家:“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

献陕西地图!献陕西地图给朱元璋干嘛?不就是想迁都嘛!朱标就是因他和朱元璋父子二人想从南京迁西安而死。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想迁都,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但几千年来,将都城立在南京的,就没有存在超过百年的国家。

何况朱元璋父子这些年呆在南京,是深切的感受到了南方这些世家大族、士绅豪佑势力的庞大,他们从宋朝时期就盘踞在这里,经过宋元两朝几百年的经营,他们相互之间联姻,势力交错,根深蒂固,俨然是一个巨型的庞然大物。他朱家皇帝继续在这里呆下去,这天下迟早会不姓朱了。

关于迁都,朱元璋父子曾在北京和西安这两个地方犹豫,因为明国的立国根基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说白了就是打蒙古。西安和北京都是直面蒙古的第一线,将迁都在这两个地方,只要与蒙古发动战争,皇宫里的皇帝第一时间就能接到消息,调兵遣将,兵贵神速,若是将都城安在南京,那真是等你知道北方战场的情况,一南一北,千里迢迢,黄花菜都凉了。

作为都城,曾经的北元大都是不错,就是苦寒,风沙大,不适合人居住。更重要的是亲自攻破北元大都,赶走了蒙古人的朱元璋,深刻的知道北元大都作为都城地理上的缺陷,当年蒙古就是被从上游切断了水源,断了漕运,断了粮,险些被刘福通等人一战赶回了老家。因此,朱元璋父子都比较倾向于迁都西安。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论是地理上还是军事上都适合作为都城。

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是个适合人民居住的好地方。

水运、陆运也都非常发达,将西安作为都城,可以很好的遥控全国。

作为都城,西安有坚固的防御能力。关中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又有八百里秦川的四关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拱卫京都,这样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西安不愧为十三朝古都。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父子想迁都西安,藩地在西安的秦王朱樉就被朝中大臣群起而攻。有很多大臣弹劾秦王朱樉,说他掳走三百童男女,阉割做了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