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馒头,便把女孩儿赶出去了。
女孩儿出去后,揉着头神色有些古怪:那些人,只怕是把她当成不守规矩、想多吃多占的那类人了!可她却只是想寻一个,可以避开众人视线的地方,打坐修行吐纳法而已!
不过,这事儿也没法解释,所以纵然神色古怪,女孩儿也还是走了。她走到昨日吃馒头的地方,坐下来继续一边吃,一边看着粥棚里的人。
待到了中午,她便去再次排队,又领到了一个馒头。小厮照旧是塞给她一个馒头,把她推至一边。女孩儿便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继续一边吃一边看着粥棚里的人。
但吃着吃着,女孩儿心里忽然一动,不再看向粥棚,而是看向一对新来的母女。那对母女,不像其他难民那样,衣衫褴褛,而是穿着整齐,甚至还穿着布鞋!
女孩儿看了看其他难民,确定她没记错:大多人包括她自己,都是赤脚!少数人,比如老人、年幼的孩子等,会穿草鞋!而穿着布鞋的人,只有那对母女!她们真的是难民?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还有一半的馒头,想了想,拄着拐杖起了身,走到那对母女身边。那对母女不解的看着女孩儿,女孩儿轻声道:“嫂子,我可以用半个馒头,换你们一个碗吗?”
其实她是想换衣服来着,但半个馒头实在不值一件衣服,所以她才说,要换一个碗。
那妇人一愣,看了眼馒头,又看看女儿,犹豫了下,到底不想惹事,便同意了,给了女孩儿一个碗口有些破损的小碗。女孩儿没在意,将馒头给了妇人,拿着碗走了。
女孩儿没回自己的位置,而是拿着碗,进了城外的树林里。因为城门口有人施粥的原因,这片树林的树叶、树皮还长在树上,且还是绿色的!想来水源应该还未干涸。
女孩儿寻到树林里的小溪,见溪水过于细小浑浊,便收集了些小石子,把自己的衣服撕了一块下来,开始用小碗过滤水源。
一番折腾后,得到了半碗相对较为清澈的溪水。她不是很放心,便将碗放下,耐心的等着溪水静置。待碗里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都沉在碗底,溪水看起来清澈多了以后,她才端起碗,将溪水饮了下去。
喝下水后,女孩儿长呼一口气,舒服多了!虽然吃了馒头,命是保下来了,但到底还是渴的,现在总算能喝到水了!
她也没回去,也没在意别人的视线,一下午都在溪边,折腾这点事儿。忙碌了一下午,总算喝了个水饱的女孩儿,到了傍晚,将碗放进怀里,又去排队,领了个馒头。
拿着馒头,回到自己的老位置坐下,一如往常的边吃,边看着粥棚。待入夜,施粥的人走了以后,女孩儿便钻进粥棚里继续打坐。
如是过了半月,难民们修养一阵子以后,有的继续往别处逃难去了;有的卖儿卖女,筹措到了一笔银两,留在了当地;也有一些,听闻过往商人说,家长那边终于下雨了以后,回乡了!
因为难民越来越少,粥棚也渐渐的少了。终于,在女孩儿逃难至此的一个月后,最后一个粥棚,也就是她日日领馒头的粥棚,也拆了。
吃完手中最后一点馒头渣后,女孩儿拍拍手站起来,有些遗憾的看着粥棚。往后可就没有免费的馒头可以吃了,她也得想办法,给自己赚口粮了!啧,麻烦!
正想着,她就看到那个一直给她馒头的小厮,向她走来。嗯?她赶紧站好,疑惑的看着对方,不解对方找她做什么。
“你叫什么?可还有亲人?可愿入我们府里?”小厮一连串的问题,让女孩儿明白,她这是被怜悯了?不过,好事啊!
女孩儿想着,详细的回答了对方问题:“ 我叫何藕,不,还是叫我何漪吧!”女孩儿本沿用魂魄的名字,可是又一想,她现在已是新生,自该有新名字才对!所以,又临时改口,说自己叫何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