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烈日当头,蒸腾的暑气炙烤着往来行人的身体,树上振声不绝的夏蝉晒了半日,也不再吱声了。
巷口停了一辆马车,不一会儿,从上面下来一个身着烟罗纱裙的貌美小娘子,通身穿着打扮不凡,一看便知是官宦之家的女娘。身后还跟着个小丫鬟,两人下了马车不知道做何,悠哉悠哉朝这边过来。
陈府守门的两个家丁对视一眼,皆是一片茫然。
清苓抬头,全当看不见陈家的府宅,赏花赏树,就是不往里面望一眼。
宅外那株老槐树比入夏更枝繁叶茂了,清苓想起来那回她躲在树上的情形,觉得脸上挂不住。又和陈卓珺这回不告而别想到一块,自己一会羞一会气。
喜儿跟在她身旁在陈府外走来走去,见清苓一会脸红彤彤的,很快又冷下脸,走路用力跺脚。
就这么走了几个来回,陈府门前的家丁一头雾水,万分警惕地盯着清苓。
喜儿跟上她,道:“姑娘走的累不累?不如歇会再等陈……咳咳,再赏景。”
“好啊”陈府门前有个石墩,清苓遛到那坐下,装模作样地观赏四周景象,迅速朝府里瞧了一眼。
可惜太仓促,什么都没看清楚。她不慌不忙环顾一周,又往里看一眼。
这样看了十来回,其中一个家丁忍不住道:“这位姑娘,我家主子还未回来,姑娘有何事要见主子,小的可代为传达。”
清苓适时偏过头道:“谁说我要找你家主子,我经过此地觉得景色甚好,便驻足看、观赏。你家府门既然敞着,难道过路人还不能看了?”
“这……”她这番话说的有理,家丁一时半会也挑不出错来,他朝身旁的人使了个眼色,另一个点头朝正堂去了。
没过多久出来,对清苓拱了拱手,道:“府上主母有请。”
原来家丁是入府禀告去了,他口中的主母自然是陈卓珺的母亲,清苓本想着今日偷偷来看他,听完这话当下转念道:“既然主人有请,我不得不登门叨扰了。”
清苓起来拍了拍身上,家丁在前面引路,二人走进陈府的院子。
这间宅院原本是朝中另一位大人的府邸,陈卓珺入仕后恰逢他告老还乡,便买下来翻新后住下。
院落不大,屋檐墙角可见一些陈旧的痕迹,但院里拾掇的很干净,堂前的石砖不染纤尘,上面摆着几株花草,长势规矩,不像清苓院子里的那些东倒西歪。
清苓头一回走进陈家,少不了左瞧西望。直到家丁止住脚步道:“姑娘,到了。”
清苓谢过他,等人走了在门前却犯起难来,迟迟不好意思扣门。这时屋里的人唤:“进来吧。”
清苓挽了下鬓发,推门进去。
门刚一开,清苓便闻见一股药香,她挑帘走进里屋,榻上坐着一个慈眉善目的妇人,她脸上未施粉黛,乌眉朱唇,眼眸柔和水,清苓望向那双眼时,心里的一丝慌乱竟莫名被抚平了。
“姑娘过来坐。”陈十娘抬眸见她进来,浮出一抹笑意。拍了拍右侧榻上放着的一个蒲团,陈十娘放下手里的绣活道:“闻听姑娘在此处赏景,我腿脚不便成日不见他人,心里有些烦闷,私心叫姑娘来府中一叙,实是失礼了。”
清苓不成想陈夫人是做此打算,但自己目的也不纯,于是连连摆手道:“陈夫人说笑,是晚辈叨扰了。”
清苓靠近她,发觉陈卓珺的长相是随了母亲的,因此看的久了些。而陈十娘也仔细看她,温和笑道:“我观姑娘十分面熟,倒像是旧识。姑娘是哪家的女娘?”
清苓道:“晚辈是城东清家的女儿,清苓。”
城东只有一个清家,便是大将军清延州的府邸。陈十娘闻言点了点头:‘‘果然。’’
‘‘我与令尊有过一面之缘,说起来令尊对我有救命之恩。”
清苓惊讶:“父亲曾救过夫人?”
“姑娘可听过郤城之战?”陈十娘侧过身,示意她坐下说话,她声音很平静,好似在讲述一段无关紧要的过往:“当年你应尚在襁褓,或许不知道那次战事。那年戎军压境,郤城被攻陷,贼人在郤城大肆屠戮百姓,郤城陷于战火死伤无数。我原是郤城人,本以为难逃一死,幸而等到令尊奉命苦战,最后夺回三座关城,我们才得以保住性命,一路南下入京。’’
郤城之战,清苓虽未经历过,但有所耳闻。她知道陈卓珺是郤城人,而陈夫人轻描淡写讲出那些往事,让她为之一动。
‘‘清小娘子是来找嘉朗吧?’’陈十娘见她面色沉重,倏而这般问。
清苓一愣,半晌才意识到嘉朗是陈卓珺的字,被陈夫人察觉出意图,张了张口一时不知作何解释。
“前段日子陈大人因为我负伤,我是来谢过陈大人出手相救。”清苓找补回来,心虚地攥了攥手心偏过头。
“不知清姑娘要登门造访,没什么好待客的,姑娘不必客气。”陈十娘仍笑着,将桌上的果盘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