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9 章(1 / 4)

和昨日早晨一样。

聂天枢依旧是在巷子口搭的牛车。

不过。

今儿个的这一辆牛车,却明显不如昨儿个的那辆收拾的干净。

坐垫上浸了少许的油渍。

车厢里也弥漫一股若有若无的牛粪味儿。

不过赶时间倒也计较不了这么许多。

到了府衙门口。

钟楼的钟声响起。

刚好是辰时整。

给车夫付了牛车钱。

一回生二回熟。

大门口值勤的罩袍衙役小哥也脸儿熟了。

随意的看了一眼腰牌,便放了行。

一路穿过府衙仪门。

就瞧见。

不远处府衙大堂外的公生明牌坊下。

站着两位讼师和几位乡绅模样儿的男子。

衙役们穿着红黑相间的罩袍,手执水火棍站在大堂外。

显然今儿个有案子,知府大人要升堂了。

这些自然和她没什么相干的。

聂天枢只是随意的瞥了一眼。

便加快了脚步往后面的承事厅而去。

远远的。

阿克占的跟班儿宝泰便瞧见了她。

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

“聂先生早啊。”

“你也早。”

“先生可用过早饭了么?这会子大人们且开会呢,先生若是还未用早饭,倒是可以先去佐史厨那边儿用一些,这个时辰还来得及呢。”

机关食堂,并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专利。

大清的官员食堂,已经非常普及了。

不光是京官儿,就是地方官吏的一次三餐,朝廷也是每月专门拨付粮米的。

官员食堂由来已久。

要说最早的官员幕僚食堂。

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四公子之一。

那位礼贤下士,招揽了三千食客的孟尝君。

那个年代的幕僚和武士,都被统称为食客。

顾名思义。

自然主家要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待遇了。

三千食客,自然就是一个三千人的大食堂。

可见孟尝君本人的身家之丰厚。

不过。

这种食客形式,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制度。

真正意义上确立机关食堂制度是在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那个时候,每日的早朝朝会时间都比较长,朝中官员早晨鸡还没叫就要起床去上朝。

上朝的时候都还得站着。

所以,散朝的时候大多数官员基本都是饥肠辘辘。

有些年纪大的,干脆上朝到一半儿坚持不住就晕了。

所以。

唐太宗李世民便以“聊备薄菲”为配套措施,给上朝的官员们发了一项福利,也就是提供早朝后的工作餐。

也就是所谓的“朝食”。

之后,这样的制度被历朝历代一直沿用。

并且从皇宫中,逐渐推广到了京师的其他官署和各级的地方衙门。

当然,这其中也进行了一些优化。

比方说。

原本的只提供朝食,变成了提供一日三餐。

不要小看这么一点点的改变。

对于上层的官员来说,本身就靠近权利中心,家底儿丰厚,还有皇上不时的赏赐,这点子吃食或许没什么。

但是,对于底层的生活水平差的低品级官吏来说,却着实省下了不少的开销。

算是一项真正的仁政了。

聂天枢昨儿中午来过一回。

轻车熟路。

一路来到佐史厨。

这会子不像昨儿个中午那般热闹。

安安静静的。

基本没什么用餐的人。

毕竟官吏们都是有家有室的。

早饭也一般都是在家吃了再来。

“哎呦,是聂先生啊。”

厨娘是个四十来岁,白白胖胖的妇人。

头戴了两支喜鹊登梅的银簪子。

穿着一件儿宽大的藕荷色的对襟深衣。

外面罩着宽大的浅蓝色褂子。

正在收拾桌子。

见着聂天枢笑吟吟的上前打招呼:

“聂先生昨儿个下午怎么没来用饭,我还给先生留了菜呢。”

“多谢您想着。昨儿个散值的早,我想着回去自己做的。”

中午饭是不得已。

晚饭她并不太想在府衙里用的。

毕竟她也不需要在这方面给朱家省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