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那几句说的怎么样?是不是显得很有文化。”
走出魏家院子后,郭貔貅忽然看向身旁的随从,问道。
“公子本来就很有文化啊。”
“少拍马屁,说实话。”
“的确是很有文化水平。”
“那就好。”郭貔貅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来之前,曾经向张兴业详细的打听了一番,得知了魏毅原本乃是童生,真正的文化人。
所以他就想着,自己在人家面前说话,也不能显得太没文化了。
免得人家嫌弃自己,不愿意跟自己做朋友。
好在平日里经常跟那群没什么文化,却硬装有文化的富家公子哥们,在一起装逼,呸,是交流。
倒也能说出一些文邹邹的词。
“对了,以后在魏毅面前,不用搞那些排场,人家是清高书生,最讨厌这种东西,没听人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
“小的知道了,对了少爷,苹果皮削好了。”一名随从举起一个削了皮的苹果。
郭貔貅拿过来,咬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稍后你派人去跟吴馆主说一声,以后这魏家的护院工作不必收钱,让他回头再多派十个八个人过来,给我把魏家保护的好好的。”
“小的知道了。”
……
傍晚时分,靖安王府内。
参加完竹山局雅集回来的赵瑾思,站在书案之前,静静的看着平铺其上的纸张,
细细品读其上的诗词,仿佛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感触。
却也让她更加喜爱这些诗词。
她拿来笔墨纸砚。
将那些诗词重新抄了一遍,然后裱了起来,挂在自己的书房之中。
“若能得这诗人笔墨,亲自书写,那该多好啊!”赵瑾思心说着。
她很喜欢那纸张上原本的字迹。
与之比起来,自己的笔法却是稚嫩了许多。
而且似乎只有他的字才能与那诗词的意境,相得益彰,形神合一。
奈何青州城之大,想要找到这诗人却并非易事。
不然她真的想亲眼见一见这诗词的作者,
想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听一听他的故事,
或许还能与他谈笑古今,吟诗作对,交流心得。
也想要向他求得那《将进酒》的后半部分内容。
“到底该怎么才能找到他呢?”赵瑾思心想着。
毕竟自己总不能把人家的诗词张贴出去,寻找他的创作者。
那样实在无礼。
“对了,我可以先尝试寻找这荷包的主人。”赵瑾思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那荷包之上。
或许这荷包的主人就是这诗词作者的亲人,找到她便可以找到这位创作者。
“我可以请衙门张贴一个失物招领的告示,或许就能找到这荷包的主人了。”想到这里,赵瑾思打定主意,明日便安排人到衙门走一趟。
赵瑾思将那些纸张重新叠好,放回荷包之中。
然后站在自己抄写的那些诗词前,继续品鉴其中韵味。
其实这些诗词中有些用词和内容,她也无法完全解读。
但却并不影响整首诗的意境和观感。
只可惜,每每读到那《将进酒》时,都有些许意犹未尽的遗憾之感。
“郡主,杜夫子来了。”门外传来了婢女通报的声音。
“快有请!”赵瑾思忙说道。
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踱步走了进来。
这老者虽然容貌苍老,但目光矍铄,一身儒雅之气。
他名为杜少陵,字拾遗。
乃是大炎王朝著名学者,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后被贬官到小县城。
更是因为对朝堂政局感到失望,而选择辞官回乡。
后被靖安王聘用担任了清风书院的山长,主管书院一切事务。
这清风书院乃是青州府境内最大的书院。
是由靖安王府出钱建造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赵家乃是传承悠久的武道世家,将门家族,早在前朝时期就存在了。
其家族尚武者甚多,饱读诗书之人却很少。
而青州府原本也是民风彪悍,重武轻文之地,少有文人墨客。
但现任的靖安王,自幼便喜欢研习文学,饱读诗书。
却苦于身边都是武人,知音难寻,也无交流之人。
所以他在继承王爵之位后,便极力推行文学之风,更是创立了清风书院。
也正是他,让青州城的文化之风开始盛行,文人墨客如雨后春笋。
许多人也开始重视读书学习。
就连习武之人也有不少喜欢吟诗作对,诗词歌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