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笛的火车伴着哐当哐当声在细雨蒙蒙中逐渐没了踪迹。秋景紧了紧身上灰扑扑的肥大冬衣,收回了注视火车的视线。
看着火车远走,她也很想很想回家。
可是没办法,她没有批文。
热闹的火车站一下子清冷起来,秋景看了看天色,到县城那边的路口等回村的拖拉机。
由于小杨村只有一辆拖拉机,所以拖拉机每次出村都必有村民‘重托’,麻烦司机杨云冬帮买各种东西。今天依旧如此。
秋景原以为要像以往一样在路口等些时间,没想到杨云冬早已开着拖拉机等在路口。
“今天这么早?”秋景坐上拖拉机,随口问了句。
她视线快速扫了一下车内,发现村民拜托杨云冬购买的东西他都已经帮忙买了。他今天并没有仗着自己是小杨村唯一拖拉机司机的身份故意在县里偷懒耗时间。
“刚听到了点消息,我得尽快回去告诉我叔他们。”杨云冬看到秋景坐上车了,立即启动车辆。他口中的叔就是村支书杨必和大队长杨辉。
杨必和杨辉是亲兄弟,小杨村权利最大的两人是一家子,因此杨家人在小杨村多威风可想而知。小杨村村民轻易不敢得罪杨家人,他们这些知青更不能。
“什么消息?”握着晃动不平的拖拉机扶手,秋景在拖拉机的轰隆轰隆声中打听着杨云冬口里的消息。
小杨村地理偏僻,交通不便,村里又没有收音机电话这些可快速传播消息的设备,因此秋景他们得到的消息都很滞后。
不仅如此,小杨村各种政策实施也很滞后,不然也不会知青都大批回城差不多将近一年了,小杨村的知青们如今才陆陆续续收到回城批文。
如今国家政策日日都可能有变动,没法通过收音机接收最新的信息,大家想要知道国家政策变动,只能通过各种口口相传的渠道了。
杨云冬经常到县里,他是最能知道国家最新政策的人,秋景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知青回城的相关消息,因此人刚坐稳,就跟杨云冬打听起来。
“上头不是开会说要改.革开放吗?现在开放了,就有人来建厂了。他娘的,新安公社好运,听说厂要建在新安公社的山阳村。
山阳村那破地方能建什么厂,来建厂这人我看是一点眼光都没有。要建厂,他们应该来我们二里铺公社,来我们小杨村。我们小杨村多好,要啥有啥!他娘的,山阳村都有人看上,什么傻子!”
杨云冬粗咧咧地说着,语气里有着掩藏不住的不悦和不甘,以及妒忌。
山阳村属于新安公社,小杨村属于二里铺公社,两个村子同属平恩县,但相隔甚远,两个村子在地理上是不应该出现什么纠葛的。杨云冬如此不悦有人要在山阳村建厂,是因为公社与公社之间是有竞争的。
新安公社与二里铺公社实力不相上下,谁都不能越过谁去。杨家人在小杨村当了那么多年的地头蛇,就等着机会往上升一升。为了这个机会,他们废了不少心思和钱票。
然若是厂建在山阳村,新安公社必定实力大涨,成为县里,甚至市里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杨家人想要挤掉山阳村的人往上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甚至他们花出去的钱和票都要打水漂。
这让仗着杨家势力在杨家村躺着赚工分的杨云冬怎么能不急?他还等着他叔高升,给他换个更轻松,工资更高的工作呢!
因此一听到这个消息,他懒也不偷了,赶紧回城把消息带给杨必他们,让他们想办法。
“什么人要去山阳村建厂?”虽然消息与知青回城无关,秋景还是继续探听信息。同时她心里有些庆幸工厂不是建在小杨村。
杨必和杨辉不是什么好人,若小杨村建了厂,让他们职位顺利升上去,那整个公社的人都要遭殃了。
“鬼知道!”杨云冬显然急得很,因此根本没有心思跟秋景说更多,轰隆轰隆的拖拉机开得比以往不知快了多少倍。一到村东就让秋景快点下车,急匆匆往杨必家开去。
秋景看了一眼远去的拖拉机,收回视线快步往住处走。她晚点还有课,需要先回住处拿课本。
经过知青安置点时,秋景快速的步伐顿下。
转角的墙边,人高马大的杨耀祖一脸猥琐地堵着知青林红兰。他仰着头得意,鄙视又胸有成竹地说着,“我知道你们这种想要回城的知青为了回城什么都愿意做,很贱。你跟了我,不用张开腿被其他人艹,我立马就能给你拿到回城批文。”
知青回城政策放宽后,家里有门路的知青都回城了。没有门路,无法考上大学的知青都在努力想办法回城。有些知青为了回城,会想出用身体去兑换回城批文的蠢办法,而这些知青不分男女。
杨耀祖是村支书杨必的儿子,这种事情他自然从杨必那里听了不少。因此对于知青点还未回城的女知青,他内心更蠢蠢欲动,近几日频频往知青点来。
看到落单的林红兰,色壮人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