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错了,有嘴有眼,四肢健全的人怎么不会表达呢?
他倒了自己亲手熬的汤药,他藏在书房的青梅画像,他只对她话少冷淡。
沈却一直都在表达,是她头脑发热看不出来。
真心待她的人被她辜负,而她真心相待的人也辜负了她。
活该。
眼皮一下眨的比一下沉,再睁开时已经在冷风中,脖子上架着一把刀。耳边是女人声嘶力竭的哭喊。
“止安哥哥,救我!”
“沈却,你是要这个女人肚里的亲生骨肉,还是心心念念了十几年的青梅竹马?”
岑音看向人声涌去的地方。
沈却站在雪中,长身独立,神色淡漠,玄色大氅将他与漫天的白分割开。
他的视线遥遥落在她身上,疏朗好看的眉眼中并无半分动容,冷漠到好像在看一个全然陌生之人,随后便移向了旁边的青梅竹马。
她看见沈却的嘴巴动了动,好长一句话,唯有里面的昭华二字穿透所有杂音清晰传入耳中,随后一边的昭华郡主止了哭声。
有的人失踪半日他便劳师动众亲自前来,而她却在那个柴房里等了六日,等到的是碎成两半的玉佩。
幻梦破灭的时候露出的不是泡沫,是一颗颗粗韧的尖刺,扎进血肉,吸食尽每寸本该让人迸裂的情绪。
岑音眨眨眼,一滴泪都掉不出来,垂首浅浅笑了。
她不该找上沈却,不该因恨生恶。
真后悔啊。
银色刀刃贴在颈边,寒光闪烁其上,好像幼时同爹娘在湖中游船,湖面波光粼粼,让人想要跳下去一探究竟。
在赵玉再次将刀比近她的颈间时,岑音毫不犹豫侧首向前扑去,当初沈却教她说割这里死的最快。
他没有骗人。
恍惚间岑音看见自己又回到了渝州,所有人都在冲她招手。
母亲在湖里接着她,把她揽进怀里。
“声声,这些年过得好吗?”
岑音再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不好。”
这些年她做什么都带着笑,有时为了讨人喜欢,有时为了让人害怕,真正因开心而笑的次数少得可怜。
她怕别人发现她的痛处和破绽,连哭都要躲在人后数着泪流,害怕眼睛会肿起来。
这样的日子怎么会好?
十二岁那年,一艘小船将京城来的钦差送到渝州,亲自查办渝州知州,父亲背上污名冤死在断头台,母亲不肯受辱,点燃后院葬身火海。
一夕之间岑音从家庭和美,父母疼爱的少女变成了无所凭依的孤儿。
她被先生偷梁换柱救了出来。三个月,岑音褪去渝州和父母给她留下的所有印记,变成岑中行原配夫人柳三娘的不日前病逝的女儿,与她同去京城投靠岑中行。
柳三娘已是多病缠身之体,临终前含泪殷殷恳求,将自己托付给他。
她成功让岑中行想起少年夫妻那点情分,又适时死去将这情分美化放大,让岑音得到了他的愧疚亏欠。
七年来,她装痴扮坏,忍辱负重,只为有朝一日能报仇雪冤,可到最后报了仇,她也什么都不剩了。
早就走错路了。
母亲擦干岑音脸上的泪,像幼时那样抱起她放在荷叶上,渐渐沉下湖面。
隔着水面,母亲的脸变成了沈却的模样,他的薄唇一张一合,手伸进水中掐住了她的脖子。
临死之际,她又感受到颈边一阵尖锐的疼。
真不愧是沈却,够歹毒。
风声呼号,漫天雪花飘落,摇摇坠坠落在身影相叠的一对男女身上,在暗红的血泊中化开。
*
“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我本太无中,拔领无边际。
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通祥感机。
救一切罪,度一切厄。”
笃,笃,笃。
一下一下,木槌缓慢而又沉重地敲击在木鱼之上。
与道士的念经声一齐在大殿内回荡。
岑音撑开眼皮,亮堂堂一片,入目满壁的灯烛晃得她眯了眯眼。
菩萨横立在眼前,人也是横立坐着的,一切都颠倒无序,捉摸不清。
左肩的酸麻渐渐唤醒飘离在一片混沌中的神志,岑音撑在蒲团上缓缓坐起,抬眼将这四周打量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前边诵经的小道童身上。
他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混不在意,只专心诵读着哪篇经文。
等到诵经声开始重复第三遍时,岑音起身向他走近。
她上前拿过他手上的木槌,小道童目不斜视,合上面前的经书,又转身对着宝殿上的菩萨拜了一拜。
这张脸孔有些相熟,岑音拿木槌轻轻敲了敲他的手背,“道长的法号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