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一个人的道门> 第315章 求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5章 求援(1 / 2)

新的宅子自然与之前的堂屋布置有明显的区别。家里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在后院,大门其余包括堂屋在内都算是会客的地方。这样也就不至于每次都让家里人在来客的时候回避到屋里去。

相对的,家里的佣人也就变多了,里里外外的多了六个人。这还是王芹尚未产子,等孩子诞生,估计还得加人手。

不过就在张砚忙着处理器肢最后的那一关键难点的时候,有人找上门来了。来者是张砚的熟人,沈午鹫。与沈午鹫同行的还有一个佝偻着身形的老者。

“沈大人不在连山城忙活,怎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张砚看到沈午鹫微微有些诧异。按理说沈午鹫此时应该是在连山城坐镇才对,甚至可能会到那处被张砚封住的死寂道所在的山谷里处理布控的事宜。出现在廊源城着实不合理。

但当张砚感应到跟在沈午鹫身后的那个黑袍老者的气息后,心里一下就猜到了一个大概。那老者与之前他在渊定皇城里“遇袭”时交过手的那个面具老者一模一样。甚至对方都没有加以这方面的掩饰,大有心照不宣的意思。

在门外不好询问,张砚打了几句寒暄便将沈午鹫迎了进去。

“咦?”不过刚在堂屋落座,贺向鸿奉了茶过去,却被沈午鹫好一顿打量。

“张先生,若在下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奴人之前乃是独臂,如今怎么看都是健全呢?他的手是?”

“假的。奴人虽然卑贱,可也关乎张家脸面,所以花了点心思给他装了一条假肢,如今勉勉强强能用上了。”

“假,假肢?!”沈午鹫不是没见过假肢,军中很多残缺的人也有时候会装一个木质的假肢装一下,可那都是不能动的样子货,可刚才那奴人给他奉茶的时候,那手臂可是活泛得很呢!甚至若非手掌上的手套加之之前就知道对方断臂,不然还真不会发现异常。那是怎么办到的?

可不等心里好奇无比的沈午鹫继续发问,边上坐着的那名老者已经轻声了咳嗽了几声,提醒沈午鹫先说正事,于是把沈午鹫的言语拉了回来,连忙给张砚做起了引荐。

“张先生,这位是来自宫里的特案稽查管事,吴奎,吴管事。我们特案司便是在吴管事的执掌下办差的。”沈午鹫这次急匆匆的从连山城赶过来就是为了办这件事。吴奎的到来可是吓了他一大跳。

要知道吴奎不单单是特案司的执掌者更是皇帝的贴身宦官,寻常根本不会离开皇宫一步,有什么事务也都是通过麾下的人上传下达。反正沈午鹫在特案司干了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听说吴奎离开皇城。

“张先生,吴奎冒昧来访,还请先生海涵,实在是先生之前在连山城的壮举实在太过惊人,也太过重要,所以不得不这么匆忙的过来一趟。”吴奎一开口,那种属于宦官特有的尖细嗓音就冒了出来。

“呵呵,吴管事太客气了,千里迢迢过来,张砚也是招待不周,倒是觉得与吴管事很是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自然不会生分,若有事,吴管事大可敞开来说就是。”张砚顺着沈午鹫的话称呼吴奎为“管事”而不是“大人”。毕竟宦官可没正式的官职,也不在官员名册上,就算权力再大也当不起“大人”二字。

明白张砚是认出了自己,吴奎也本就有这个意思,开成公布嘛,这是谈正事必要的前置条件。于是笑着说:“张先生所言甚至,我也觉得与先生面熟似乎见过,或许正是缘分。”

“哈哈哈,的确是缘分。”

“既然与先生如此投缘,那吴某就直说了。此来所为之事便是之前张先生于连山城外深山中封住的那一处死寂道。一来是带来陛下之赏,以此酬谢先生善举。二来也想问问先生,封闭之法是唯独只能用在一地,还是可以照搬到别处?”

没有什么铺垫,吴奎也清楚张砚既然与他相互“亮明”身份,那就是要开门见山的说。他也就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张砚笑道:“我之前其实给沈大人说过,连山城方向的死寂道并不能说是封死了。只是给加了一些防备的手段。那十二天罡大阵虽然不弱可也不是什么铜墙铁壁不可摧毁,一旦死寂道里往外突的力量超过了大阵的承受范畴,或者大阵的那十二根基础被毁,那么也就谈不上封锁了。”

话就是要摊开来说,十二天罡大阵本身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阵法。对于鬼域里的那些大鬼王,张砚是真不觉得能严防死守。

当然,对于南渊国的想法,张砚此时也已经很清楚了。连山城方向的死寂道被暂时封堵起来,这带来的连锁效应绝对是立竿见影的。整个北江郡都会尝到甜头。这就一定会引来相关的猜想和期望。不然吴奎又怎么会亲自跑这一趟呢?

“张先生说得在理,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事情。死寂道能够暂时封堵已经是人族历史上破天荒的头一次了,张先生此举也必将青史留名被后人铭记。甚至那些因为先生的善举而得以保住性命的人都值得给先生留一个长生福相!”

话虽没错,可是吴奎现在这么说,也明显是在给张砚呆高帽。为自己接下来的话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张先生,南渊国如今各地困顿,西南面又有妖族肆虐,可谓冰雪交加局面艰难。本来北江郡也是如此,可如今就因为张先生的善举一下抛开了大部分的困顿。所以陛下惊喜万分,也希望张先生可以在别处施展神奇手段扶南渊国于危局。南渊国上下必将感激涕零!愿意以先生所想以酬谢先生援手之恩。”

吴奎提到了皇帝,又用了“援手之恩”这种说法,更是将酬谢的口子留给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