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五月下旬,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上公布了《生化危机》的发售时间,定在了七月十七日。
而且这一天不仅仅是《生化危机》的发售时间,还是银河奖的颁奖典礼。
杨潇也是考虑了良久,才把这两件事放在了同一天,这样能够扩大影响力,后面新闻报道《生化危机》的时候,捎带手的还能提一下银河奖,让银河奖也出出圈。
好巧不巧的是,这边《科幻世界》刚刚公布了《生化危机》的发售消息,于东就接到张一谋电话,他告诉于东,《软刀》定在七月十日全国公映。
“这么巧?”于东意外道。
“什么这么巧?”
“我的《生化危机》也在这段时间发售。”于东笑着说道,“而且银河奖也在当天,事情都挤到一块儿去了。”
“那确实挺巧的,《生化危机》这事我在新闻上看到了,我倒是没想到你这个领域发展的这么好,那我提前祝贺你新书大卖了。”
对于《生化危机》这事,张一谋的反应比较平淡,他也没想过靠着《生化危机》给《软刀》提高曝光。
随后于东又问了几句《活着》的事情,张一谋笑呵呵地说自己已经开始筹备了,最近他跟余桦在燕京见过两次面,关于剧本的事情讨论了不少。
听到张一谋信心满满,于东还是提醒了一句,让他注意一些,未必是尺度问题,也可能是流程问题。
据说前世《活着》被禁是因为没有经过同意就送去评奖,虽然未必是真实原因,不过还是小心点为妙。
只是此时的张一谋很难听进去这种话,这些年他拍电影太顺利,拍一部成一部,现在《软刀》又一点没受到阻碍,他就更没什么担心的了。
“放心,放心。”
张一谋打着哈哈,不想正面跟于东聊这个问题,其实他是在想,于东在文学上厉害,但是在电影上终究是个门外汉,他大不必跟一个门外汉聊这些问题。
于东也听出张一谋的敷衍,也就没再说什么。
如果只是第一次见面,于东一句嘴都不会多,只是他跟张一谋之间算是有些交情了,总归要尽尽人事。
……
李勇分到来稿,看到作者姓名时,连稿子都没看,就直接送到了主编何启智的办公室。
中午一点多钟,何启智趴在桌上小憩了一会儿,李勇拿着稿子进去的时候,他正在洗脸。
听到敲门声,何启智将洗脸布往下一拉,露出眼睛,见到李勇站在门口,问道:“什么事,小李?”
李勇指着手上的稿件,“好像是于东的来稿。”
“于东来稿?”何启智来了兴趣,迅速擦了擦水,朝李勇招手:“进来吧。”
从李勇手里接过稿子,何启智问道:“看过了么?”
“还没有,我看到名字就送了过来。”
何启智点点头,“于东现在出名啊,我倒是没想到他会给我们投稿,听说他跟《钟山》的苏桐关系很好。行,你先去忙吧,我看看稿子。”
等到李勇出去后,何启智翻开稿子看了起来。
字不错,这是何启智的第一印象,难得的是工整。
虽然杂志社要求投稿字迹工整,但是很多作家,特别是知名作家通常都做不到。
何启智看得很快,总共三十来页,十多分钟就看完了。
直到他看完,才发现,这原来只是整篇稿子的一小部分。末页有于东亲笔的说明,总共约四十万字,因为篇幅太长不方便一次性寄来,所以先寄了个开头,另外还附上了他的联系电话。
看到这篇说明,何启智忍不住摇头,开头可以看得出来,是不错,只不过于东这事办得,免不得让人觉得他有些骄狂。
既然是一部四十万字的长篇,他就应该带着稿子过来一趟,他倒以为发一部长篇是很简单的事情,可以看个开头就能定论。
还是说,让杂志社这边看个开头然后跑去找他?
但是何启智还是拿起了电话,按照信上的号码拨了过去。
或许于东有些年少轻狂,但是他何启智作为一社主编,自然不能因为这个耍脾气。
“喂,你好?”
电话接通,何启智开口:“你好,请问是于东老师么?”
“是我,你是哪位?”
“我是《当代》的何启智,因为收到你的投稿,所以特意打电话过来跟你聊聊这事。”
听到是何启智,于东笑道:“是何主编啊,不好意思,因为学校最近事情有些忙,所以就没有过去,而是先发了一部分稿子给你们。另外,我也是看贵社刚发了《白鹿原》没多久,在想是否还有篇幅来发这篇《向西》。”
于东上来就道歉,直接就将何启智心中的那点芥蒂给抹除了,他笑呵呵地说道:“没事,没事,可以理解嘛。不过这稿子只有开头,我们社里不好判断。至于你担心的问题完全不存在,只要作品合适,不管篇幅多长,我们都可以发,无非是分几期的问题。”
听何启智这么说,于东放下心来,“那何主编你看是我现在剩下的稿子寄过去,还是等我七月放假后带着稿子去社里一趟?”
“四十万的稿子不好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