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就是艺术考试了,现在潘越的音乐训练已经到了最重要的时间。他同时需要学习声乐、器乐、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马马虎虎,器乐他选择的是钢琴,仅仅学了两年的时间他就能够弹奏车尔尼740、肖邦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练习曲和圆舞曲,中国风格的乐曲对他来说技术上的难度不大。在音乐理论方面,韩卓很为他下功夫,韩卓始终想把他培养成一个未来的作曲家,虽然潘越自己口口声声要当音乐老师。视唱练耳方面,在班上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五月和潘越,他们的绝对音感在这一方面占了很大的便宜。
为了更好地适应考试,韩卓推荐音乐班的同学去音乐学院参加集训。虽然是自愿的原则,韩卓却还是硬性规定潘越必须去。
潘越从小到大都在东城,一次远门都没有出过。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坐着班车去往八百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到了新城市,潘越很快就是适应了,他这才发现越来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挺强的。
潘越借宿在一个师兄的出租屋内,师兄告诉他还有半个月就放假了,到时候师兄要回东城,他只能去其他地方住。师兄说到时候可以去学校的宿舍住,看看宿舍可以住多久再做打算。
每天潘越坐着公交车往返于城郊,他要去两个地方,一是学习声乐的地方,声乐老师是歌舞剧院的老演员,是个慈祥的老奶奶。还有一个地方是学习钢琴和乐理,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年轻漂亮,很严厉。
早上潘越呵着冷气从被子里爬起来,这个时候师兄还在熟睡。他轻悄悄地洗漱完了就出门,坐上公交,看着窗外的景致,这些山草树木和东城的并无二异,只是多了一种陌生感。
下了车,潘越照例买了两个肉包子和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往老师家走。来到老师家,他就坐在客厅里排队等着,前面的同学都上完了课,他就进去。老师看到他的笔记本上和书上都记得满满的,很是感动。
上完了声乐课,他又要马上赶往钢琴老师家。阳台上有一台卡哇伊立式钢琴,这里是32楼,在这里弹琴可以看到半个城区。老师让他坐上去弹,却并不看他弹,她背对着他,坐在沙发上听。听完了她面无表情地问潘越学了几年,潘越说差不多学了两年。她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可置信,她又问了一遍:“真的只学了两年?两年能学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啊!”
因此她对潘越的态度大为转变,往后潘越弹琴时她就走过来看着他弹,指导他的手型指法。
潘越就这样每天三点一线,为了练琴他每天中午就偷偷摸进师兄学校的琴房去练琴。琴房是不准校外的学生进入的,他被门卫抓到过几次,有时候书被没收了,有时候人被扣下了他就翻窗户逃走,有时候门被锁了,他就从二楼跳到绿化带跑掉。
临近考试前不久,下了一场雪。潘越刚下课,大雪就纷纷扬扬,像鹅毛一样倾泄下来。
很快马路就被封锁了,潘越只能步行回去。走在路上,没有了往日的汽车发动机的嘈杂,他能够听见脚下踩实雪花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扫雪车很快就开始作业,它把路上的雪扬到路边,马路就通了。潘越坐上公交车,一路坐到学校。
师兄的学校是在郊区的一座山上,比城里温度低了好几度,这里已经结了冰。这个时候冰雪正在融化,公园里的树上的冰雪掉落下来,引起一阵连锁反应,冰块碰撞的声音就像风铃一样,叮叮当当,眼见着一阵阵的冰从树林间掉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冬季的冰雪表演。
早上去完上课回来,下午来到固定的那个小餐馆去吃饭,吃了饭抱着篮球去投篮,趁门卫不注意就偷偷溜进学校的琴房去练琴,在门卫锁门之前偷偷溜出去。
小餐馆开在学校外的一个街角处,旁边有一颗大白杨树,有合抱那么粗,树荫正好盖着小餐馆。
老板娘四十来岁,有个儿子,差不多跟潘越一样大。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洗碗洗菜收拾卫生。他的手生了很严重的冻疮,已经龟裂得像干旱的土地。一头长头发很久没有打理了,看起来像一堆枯黄的杂草。潘越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应该弄一双防水手套洗碗。”
他说:“没用的,我这个手一到冬天就会这样,不干活儿也会这样。”
潘越想起来自己初中时候有个同学也是这种情况,久而久之本来正常的双手会变形,变得很肥大,而且是不可逆的。他后来读高中的时候还见过这个同学,那天这个同学带着两个女生来找潘越吃饭。两个女生满口的脏话,他们都是去工厂里上了几年班的,聊天的内容潘越完全不感兴趣,潘越和他们之间完全没有共同的话题。潘越此时才意识到仅仅两年不到,一个选择打工的和一个选择继续读书的,两个人之间就已经有这么大的代沟和隔阂了。
潘越对店小二说:“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就是这样。”
店小二点了点头问:“你们不是都放假了吗?怎么还不回家?”他以为潘越是这个学校的大学生。
“我要参加考试,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