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奸佞(1 / 2)

翌日,王大人一早便来到驿站外,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副恭谨谦和的模样,请晋王,来到府衙,旁听此案。

屋内,晋王收拾妥帖,便与高奇一起来到府衙。

王大人本想让晋王上座,晋王道:你是主审,本王旁听就行。

王正闻正座于案几后。

不一会两个狱卒带上来一个囚衣干净整洁的男子,跪在堂下。

王正闻将本案口供及物证递给晋王,说道:堂下便是此事的主导者,苛待百姓,胡乱征收粮食,又将义仓粮食转卖成银两,用于个人喝酒取乐,说罢,还递上一沓青楼的账本,账本上记载,这个李知县,夜夜在春风馆眠花宿柳,赏赐歌姬舞姬银两众多,还有老鸨为证....

晋王看着这画了押的供状,又抬头看了一眼堂下的人贩,面容清秀,眼神刚毅,端正的跪着,一身凛然正气,怎么看也不像个夜宿风月场所的人。

王大人,本王看堂下之人不像出入风月场所的人,莫不是大人冤枉好人了...

晋王殿下,这人不可貌相啊,这些都是铁证,他却也抵赖不得。

哦...晋王狐疑的笑道,那你传你的证人吧。

王正闻将春风馆的老鸨传上堂。

民妇拜见大人,免礼,起身回话。

本官问你,堂下跪着的人你可认得。

老鸨瞟了一眼旁边一身囚衣的男子,认得,认得,我们春风馆常客了,给姑娘赏的银钱可多了..

根据你们春风馆账册记录,此人近两个月都宿在你们春风馆是吧。

老鸨回到,是的,这位李知县,每次来都找我们兰姑娘相陪的,所给赏银及花销账本都有记录的。

晋王狐疑的问道:就没有找过其他姑娘。

老鸨忙说道,与其他她都是玩乐,听曲,也给赏银甚多..

李大人属于洛阳哪个县衙任职,晋王问道

汝阳县,王正闻忙回答道。

这就奇怪了,朝廷让个地方建立义仓,县令执行,你这个刺史也有监察之则,你是如何监察的,如证据所指,是李知县贪污,那百姓应该找他要粮食啊,为什么那些百姓会在洛阳城里要聚众□□。

殿下,您刚来洛阳不久,其实这些百姓之前就是在县衙闹过,县衙门紧闭,且无人回应,越级上告才闹到洛阳城的。

唉....晋王长叹一口气,王大人,还是把这些都查清楚了,再让本王来旁听吧,这可不是一两句就能搪塞过去的。

王正闻看着晋王的态度,那今天就先这样,退堂吧,一脸讨好的说道。

晋王起身,便出了府衙,高奇跟在身后,嘀咕道:这戏真是精彩啊!

你看出什么了?晋王问道。

殿下,那日和咱们关在一起的百姓,来自好几个县,而这位李大人是汝阳县的,那些人里面并无汝阳县的百姓,这不奇怪吗?

这位李大人,在审案过程中,无一声辩驳,衣衫干净整洁,这不奇怪吗?

还有这汝阳离洛阳城的春风馆一百多里路呢,这位大人夜夜眠风宿柳,这也太奇怪了吧。

这春风馆的小娘子能有多美,让这位李大人如此波折。

嗯嗯....分析的对,我们下午去一趟汝阳县,我倒要看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用完午膳,二人便马不停的来到汝阳县衙,映入眼帘的县衙破败不堪,但很是整洁,晋王与高奇推门而入,里面大堂也是破旧,但是很整洁,来到后院,屋内并无任何陈设,只是一张破旧的榻,两张带着破洞的棉絮被子,这也太破旧了..高奇说道。

此时县衙门口老少百姓聚了不少人,有个老人家,看了一眼晋王,公子是什么人?来县衙何事啊,高奇忙解释道,我们是李大人的朋友,来找他的。

见不到喽....李大人被抓走了。

为什么被抓了,老人家你知道吗?

他是个好人啊,来到此地,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事事亲力亲为,深居简出,连个丫头婆子都不用,却被那个洛阳刺史诬陷他倒卖义仓粮食。

晋王听完老人家的话,一脸震惊的问道,你们给义仓捐粮,这李大人可有规定捐多少.

李大人没有规定我们捐献数量,各户可根据家里情况来,就是因为这样,让刺史不满,才把大人抓走了。

晋王听完老人家的叙述颇为惊讶,高奇你去找一下,他们捐义仓的记录,那位老者忙说道,不必找了,我亲眼看见那日来抓大人的人把账册毁了。

那李大人可有妻室,晋王问道。

你不是李大人的朋友,怎么他什么情况你不知道。

哎...晋王怕露陷解释道:我认识李大人时还小,这也多年未见,所以不知是啥情况。

哦....老人捻着长须道:大人并无妻室,日日忙于公事,很少离开县衙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