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一条大坡,他冲上坡底一段路后,就跳下了自行车,推着自行车吃力的向坡顶爬去。
待爬到了路的坡顶,他张大口喘着粗气,声音“呼哧--呼哧”的,就像是自家厨房炉灶旁边的破风箱拉着,站在两山之间的豁口处,算是休息一会。
向前望去,眼前豁然开朗,一条还算宽敞的山中平川呈现在面前,由北向南,猛烈在这里向东南一拐,就在这拐角的两边山脚下,坡台上,小山洼里,漫山坡上,随处散乱地坐落着许多农家小院,少数农户的房前屋后有零零星星的旱白杨和小旱柳,庭院之中也有稀稀拉拉几株果树。
两条自北向南的高大绵延的山脉,中间形成了一个不是太宽但很长的平川,中间靠东面有一条河沟,从这平川中穿过,将整个的一个大村庄一分为二了。
终于到了,这就是他些行的目的地,他的外家,他母亲的故乡,坚家湾公社苏家洞大队。
坚家湾公社,同是他们兰原县靠南部的一个公社,在他们北原公社的北面,他们北原公社是他们兰原县最南面的一个公社。苏家洞大队是坚家湾公社最西南角的一个大队,与他们北原公社相连。
这条柏油路向北通下去,继续向北走是到乌铁市的公路。又是一段大坡路,坡度很大,很陡。这时路上也没有什么行人。
他不敢骑自行车直接往下放,就沿着这段柏油坡路,推着自行车向下走,走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坡路,他才双手捏着自行车的前后刹车,稍稍放开一点,别让自行车完全停下来,慢慢走一点,这才左脚蹬上自行车的左脚踏板,侧身前倾,扬起右腿,轻轻的骑到了自行车上,缓缓溜着自行车向下驶。
自行车向下的速度慢慢加快,快到坡底时,他紧紧的捏牢双手中的自行车前后刹车,使自行车前进的速度迅速的减缓下来,到坡底“人”字形的交叉口上,向右一转头,下了柏油路,向南上了岔路口。
这岔路是一条细砂铺的简易乡村公路,没有铺柏油,但宽度可以通行大车。他上下前后的旋转着用双脚蹬自行车的脚踏板,顺着这条路向南骑,走了十多分钟,就来到了一个“丁”字形三岔路口,他下了这条铺砂大路,向左手拐进了一个岔口。
从这个岔路上骑着,横穿过了河沟中的小平川,来到了东面山脚下。
进了东面山脚下的村子,他跳下自行车,径直向前走,推着车子爬上一段山坡小路,右手是一个农家小院。
这个小院他其实也很眼熟的。
近两人高的打墙,有半米多厚,墙面上都是横着一道一道,圆弧形向内洼进的浅平的槽。这是修筑这庄院四面的围墙时,用粗竹杆麻绳扎成两个长排子,横立在两边,中间用麻绳连着,两个长竹排子外面再用木板顶着,两竹排里面,就形成一道上下左右都是半米多宽的距离的空间,在这空间中填上一层湿土,夯实一层土再填上一层土夯实,等这一段打完了,再在左面,右面和上面,同样架着竹排子装土一层一层接着茬打,这道围墙就打出来了,在南面的墙上中间部位,掏开一个上面半圆形,约两米高近一米宽下面到地的洞口,就是庄户人家的院子大门了。
这是他二阿舅家的院子,围墙门洞里面的木栅栏门打开着,中间贴着一个菱形红底黑墨的“福”字,他推着自行车进到了院子里面。
北面是五六间平房,东面是一间厨房,西边是一个小花园,中间有条小路,通过去是一个门,夹道南面是牲口棚圈和鸡舍,还有杂物间,北边是厕所。
各个房间的门两边门柱上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门头顶中间是对联横额,横额两边是两个菱形方块“福”“福”字了,贴在两个圆形的椽头一样的门眉上。
早有他二舅母从厨房里走出来,二阿舅从上房门走到院子中来,招呼着他进了上房的屋。
“你爸和你妈都好这里啥?”他二舅母和他二阿舅问他道。
“好这里,还好。”他赶忙的回答道。
一阵喧寒问暖后,他二舅母张罗着给他做饭,他提上装着礼品的包,出了门,去他大阿舅,尕阿舅尕舅母家,他三阿舅三舅母家,他四阿舅四舅母家,还有他尕哥那里转了一圈儿。
回到队二阿舅二舅母家时,包里只剩下了两份礼品,二舅母知他在外面不吃饭,忙摆上炕桌子,端上菜碟和长面,他说转亲戚还没有顾上口吃,一连吃了两碗。
他从包里面取出来一份礼品,放到了二阿舅二舅母的中堂下面的方桌上,提上剩下的一份礼品就要出门走。
“我到湾里去了。”他对二阿舅和二舅母说道。
从二阿舅二舅母家出来,他向南下了河沟,翻过一道山梁,就到了他姨娘家,姨娘还好,姨父就是有点耳背,要大点声说话才能听见。
放下了装礼品的包,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转完了姨父姨娘家,问了一声二表哥,按指点的路,其实他也来过的大概知道位置,就到他嫂子娘家去。
正好是他姨父姨娘家隔壁邻舍